济南市博物馆推出“汉画印象——郑州汉画像砖拓片艺术展”
创始人
2025-05-12 18:01:42
0

为深化济南与郑州文旅合作,促进两地文化交流与协同发展,济南市博物馆特引进郑州博物馆“汉画印象——郑州汉画像砖拓片艺术展”。此次展览以汉代画像砖为载体,通过拓片艺术展现中原文明的深厚底蕴,为泉城市民奉上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展览时间为2025年5月10日至2025年7月20日,展览地点在济南市博物馆一楼1展厅。

本次展览以“汉画印象”为主题,聚焦汉代画像砖的艺术成就与历史价值。画像砖作为汉代墓葬建筑的重要构件,集模印、彩绘、雕刻技艺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里程碑”。河南郑州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形制独特、题材丰富,生动记录了西汉晚期的社会风貌、信仰观念与审美风尚,堪称中原艺术的瑰宝。展览通过拓片与实物标本,带领观众领略汉代艺术的浑厚气魄与人文精神。

本次展览共展出郑州博物馆藏精品44件套,含42件拓片及2件实物标本。郑州作为中原画像砖出土核心区,展品形制多样,涵盖空心砖、实心砖及异形砖,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从神话信仰到市井生活,从纹饰美学到工艺技术,全方位解码汉代文明密码,堪称“刻在砖石上的汉代百科全书”。

本次展览分为三大单元。第一单元神仙世界,是关于羽化登仙的浪漫想象:汉代社会盛行黄老学说与神仙信仰,墓室画像砖中常见西王母、玉兔捣药、东王公乘龙、九尾狐等神话意象,辅以四神纹、凤鸟纹等祥瑞符号,展现了古人对永生与天界的瑰丽幻想,体现汉代艺术澎湃的想象力。第二单元社会生活,描绘着烟火人间的生动图景:西汉经济繁荣催生厚葬之风,“事死如事生”的理念让墓室成为现世生活的镜像。通过车马出行、乐舞百戏、骑射狩猎等题材拓片,再现汉代贵族宴饮、礼仪教化的场景,勾勒出一幅鲜活的社会风情画卷。第三单元花纹装饰,讲述着匠心独运的韵律之美:画像砖空白处常以植物纹、几何纹、乳钉纹等纹饰填充,通过对称与变化的组合,传递和谐统一的装饰美学。这些纹样不仅是艺术审美的表达,更暗含趋吉避凶的文化寓意。

刀痕刻岁月,墨韵载春秋。画像砖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遗产,以刀为笔、以砖为纸,将汉代的风云气象凝固为永恒。透过这些斑驳却鲜活的图像,观众可触摸两千年前中原大地的脉搏,感受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来源 新黄河 记者 钱欢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拓展与回望——2025综合材料... 7月3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委员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
原创 老... 1900 年代初,菲律宾的女商贩。 1900 年代初,菲律宾马尼拉附近,坐在水边的两名菲律宾女子,...
原创 蒋... 1949年,随着三大战役的结束,蒋介石再也无法维持他在大陆的统治,只能无奈地败走台湾。这对于国民党政...
原创 麟... 1636年皇太极正式将后金改为“大清”,登基称帝。由大汗改为“皇帝”,并不是简单称呼上的改变,还要建...
原创 雍... 在历史大剧《雍正王朝》中,由于太子胤礽表现让康熙十分不满意,康熙内心中一直在犹豫是否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原创 蔡... 抗日战争爆发,像一颗突如其来的炸弹,炸碎了蔡威廉平静的生活。她和丈夫林文铮,带着孩子们,被迫离开了他...
原创 号... 前些年热播的清宫剧《延禧攻略》中有一个剧情是继后那拉氏得知皇帝要册立魏璎珞为皇贵妃时惊慌失措的表现,...
原创 民... 1935年11月13日,天津居士林大佛堂内,下野已经四年的大军阀孙传芳与一众信徒正在闭目听经,突然在...
“2025西班牙艺术季”再添全...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7月4日报道: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殿堂之一,拥有《宫娥》《尘世...
原创 清... 引言 很久以前,老北京有句俗话叫做“旗人吃老米”。旗人指的是清朝时的八旗子弟,作为一个特权群体,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