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爆发,像一颗突如其来的炸弹,炸碎了蔡威廉平静的生活。她和丈夫林文铮,带着孩子们,被迫离开了他们心爱的家园。在国立艺专与杭州艺专合并后,蔡威廉和丈夫再次失业,一夜之间,从受尊敬的教授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转折之处在于,蔡威廉怀着第六个孩子。这原本应该是一个家庭的喜悦,却因为贫穷和战乱成为了沉重的负担。她在昆明的狭小平房里,面对着越来越艰难的生活,每天都在为生计和家庭奔波,她那曾经充满活力的艺术创作也逐渐暗淡无光。
但她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蔡威廉选择了在家中分娩。在这个决定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无奈与挣扎?在她的内心深处,又有怎样的故事等待着被揭晓?
1.战火中的流离
1937年的春天,杭州艺专的校园里依旧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蔡威廉和林文铮,两位教授夫妻,正忙碌着准备新学期的课程和学生作品展览。然而,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这一切都被打破了。
那年夏天,战争的阴影迅速蔓延至整个江南地区。杭州艺专的师生们接到了紧急撤离的命令,他们被迫迁移到相对安全的湖南沅陵。
蔡威廉和林文铮只能匆忙打包最必要的物品,留下了他们心爱的画作和书籍。在火车站,两人相互扶持,林文铮轻声对蔡威廉说:“别担心,我们会安全的。”蔡威廉紧紧握住他的手,眼中满是不舍和忧虑。
火车缓缓驶出杭州站,蔡威廉凝视着窗外远去的家园,眼泪不自觉地滑落。林文铮轻轻擦去她的泪水,他们的目光交汇,彼此心照不宣。在那一刻,两人都明白,他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达沅陵后,蔡威廉和林文铮发现他们将面对更加艰苦的生活。他们被安置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他们的生活从此变得简朴,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粗糙的纸上绘画和教学。但他们并没有失去希望,依旧坚持着艺术创作。
1938年底,国立艺专与杭州艺专的合并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这次合并却引发了严重的派系纠纷,使得两校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紧张。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和次长张道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决定派遣自己人滕固前来收拾局面。
滕固的到来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反而让原本就复杂的局面更加混乱。在这个过程中,蔡威廉和林文铮因为与滕固的矛盾而失去了职位。同时,蔡元培的内弟黄纪兴,也就是蔡威廉的舅舅,也被迫离开了学校。
这一次的打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沉重。蔡威廉和林文铮被迫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和不安。
然而,他们决定不向困境屈服,蔡威廉对林文铮说:“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艺术是我们唯一的寄托。”林文铮紧紧握住她的手,坚定地回应:“我们一定会度过难关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蔡威廉和林文铮开始四处寻找教学的机会。他们穿越山河,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但他们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他们在路上遇到了许多同样命运多舛的人,共同分享着生活的艰辛和希望。
2.昆明的家园
随着1940年的到来,湖南已不再是蔡威廉和林文铮一家的避风港。战火如同贪婪的野兽,无情地蔓延着,迫使他们再次背井离乡。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是远在西南的昆明。在混乱和焦虑中,蔡威廉紧紧握着林文铮的手,仿佛这是她在动荡中唯一的安稳。
昆明的到来并没有带来他们期待的安宁。他们被安置在一间狭窄的平房里,一家七口人挤在这个不足二十平米的空间内。房间里摆满了他们仅有的家当:几件破旧的衣物、一些书籍和画具。生活的艰辛让每个人都陷入了沉默。
在这样的环境下,蔡威廉和林文铮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林文铮每天都会在蔡威廉耳边低语:“我们一定能熬过去。”蔡威廉虽然答不上话,但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他们开始在昆明四处寻找工作。西南联大成了他们的希望所在。经过多次尝试,他们终于在那里找到了教职工作。
虽然收入微薄,但足以让他们维持基本的生活。每天早晨,蔡威廉都会在赶往学校的路上对林文铮说:“这里的孩子们需要我们。”林文铮总是回以微笑,他的笑容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工作之余,蔡威廉依旧坚持着自己的艺术创作。她会利用闲暇时光在狭小的空间里作画,尽管条件艰苦,但她的画作依旧充满了色彩和生命。这成了她在艰难岁月中的一丝慰藉。
昆明的生活虽然艰苦,但蔡威廉和林文铮从未失去对生活的热爱。他们在周末会带着孩子们去附近的山上游玩,尽管只是简单的野餐和散步,但这成了他们珍贵的家庭时光。孩子们的笑声成了他们生活中最美好的音乐。
3.家庭的重担
在昆明的那些日子里,蔡威廉的生活充满了挑战。怀着第六个孩子的她,每天都在狭小的平房里忙碌着,从破晓到黄昏,她的日常充斥着无休止的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责任。在这样的环境中,她原本充满激情的艺术创作几乎完全停滞了。
尽管生活如此艰辛,蔡威廉仍然努力保持着乐观。每当她把孩子们送到邻居家,或是走在昆明的街道上,她总是带着微笑。她的微笑虽然淡淡的,却隐藏着深深的无奈和悲伤。每当晚上她独自坐在窗边,凝视着星空,她的心中涌起对过往生活的无限思念。
她的邻居,著名作家沈从文,常常注意到蔡威廉的辛勤和坚韧。他们偶尔在小巷子里相遇,沈从文总是对她表示深深的敬意和同情。
一次偶然的交谈中,沈从文说:“威廉女士,您的坚强和勇气令人敬佩。”蔡威廉微笑着回应:“生活总得继续,不是吗?”这简短的对话,虽然平凡,却在沈从文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蔡威廉虽然忙于家务和孩子,但她仍然找时间继续她的艺术创作。在孩子们入睡后的宁静时刻,她会拿起她的画笔,在一张张纸上绘制出她心中的世界。这些画作虽然简单,却充满了情感和生命力。她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对生活的坚持和爱的体现。
蔡威廉的丈夫,林文铮,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总是尽力去支持和帮助她。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林文铮轻声对她说:“亲爱的,你的画作是我们家的宝贝,就像你和孩子们一样。”蔡威廉深情地看着他,眼中闪烁着泪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蔡威廉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怀孕的负担加上日常的艰辛,使得她经常感到疲惫不堪。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她也从未抱怨过。她的坚韧和乐观成了全家人的精神支柱。
邻居们也时常帮助蔡威廉和林文铮。他们知道这对夫妻在艰难的生活中仍然努力维持着家庭和艺术的热爱。村里的孩子们经常围在她的周围,听她讲述关于艺术和生活的故事。蔡威廉总是乐于分享,她的故事和画作给了孩子们梦想和希望。
4.生命的绽放与凋零
1939年的夏天,在昆明那个狭小的平房中,蔡威廉即将迎来她的第六个孩子。由于家庭的经济状况艰难,她没有选择去医院,而是准备在家中分娩。那个时期,昆明的生活依然充满着不确定性和挑战,家中的每一分钱都必须用在刀刃上。
在生产的前几天,蔡威廉的身体已经变得异常虚弱。她的丈夫林文铮和孩子们尽力维持着家中的日常,同时小心照顾着她。那个夏天异常炎热,蔡威廉常常躺在床上,窗外的阳光透过窗帘投射在她苍白的脸上,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即将到来的挑战。
终于,那个艰难的时刻来临了。在一个潮湿闷热的下午,蔡威廉开始了艰难的分娩过程。家中没有专业的医疗设备,一切都依靠林文铮和邻居们的帮助。蔡威廉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她仍然坚强地面对着。
分娩后,蔡威廉的身体变得更加虚弱。她躺在床上,几乎没有力气动弹。在这种情况下,她仍然想到了自己的艺术。她用手中仅剩的力气,拿起铅笔,在墙上为她的新生女儿画了一幅小像。那是一幅简单的画,但充满了母爱和情感。
林文铮看着妻子在墙上作画,心中充满了混杂的情感。他走到她身边,轻声说:“亲爱的,你画得很美。”蔡威廉微笑着,眼中闪烁着虚弱的光芒:“这是给我们女儿的礼物。”
不幸的是,产后的蔡威廉并没有恢复。由于缺乏必要的医疗条件和营养,她的身体迅速恶化。两天后,蔡威廉因产褥热去世。她的离世对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尤其对林文铮和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
蔡威廉的去世,不仅意味着一个家庭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无数普通人在战火和贫困中挣扎的写照。她的生活和艺术创作,虽然在世间短暂,但她的精神和坚韧,以及她留给世界的艺术作品,成为了后人心中不朽的记忆。
蔡威廉的最后一幅画,那幅为女儿画的小像,成为了她生命中最后的艺术遗作。这幅画不仅是对她女儿的爱,也是对生活、艺术和家庭的热爱的最终表达。虽然蔡威廉的生命终结了,但她的故事和她的艺术,将会永远流传下去。
单滨新.天才画家生不逢时蔡元培之女蔡威廉的一生.名人传记,2012(5):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