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2025春拍字画:吴昌硕墨韵专题
创始人
2025-05-12 03:04:15
0

2024年1月初,东京国立博物馆盛大开幕“吴昌硕的世界”纪念展,庆祝吴昌硕诞辰180周年。在二十世纪的近百年间,吴昌硕的艺术作品受到东瀛书法界及政商界多年追捧。正是由于日下部鸣鹤、河井荃庐、长尾雨山、青山杉雨等一批日本各界人士不遗余力的推动,以诗书画印四绝而被誉为"中国最后文人"的吴昌硕在异国他乡大放光彩。吴昌硕以诗画构筑的“老蛟走”“天风吹”意象,是东亚书画跨文化传播的生动注脚。

吴昌硕在西冷缶亭前

吴昌硕与河井荃庐、次子吴藏龛

上海私家园林“六三园”,乃为白石六三郎所建,当时在沪日本学者、政商人士以及中国书画家、学者多在此地出入相与酬唱。吴昌硕经王一亭介绍结识六三园主人,亦成为此地常客,经常在此与河井荃庐、长尾雨山等交流笔墨。在王一亭的推动下,吴昌硕生平第一个个人展览即在六三园举办。

随后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吴昌硕的艺术持续发挥着影响力。1921年《吴昌硕书画谱》由日本东京至敬堂刊印。1922年,大阪高岛屋举办了吴昌硕书画展,并出版了《缶翁墨戏》。1953年,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盛大的书法名品展,其中也包括多件吴昌硕的作品。青山杉雨先生在1970年和1976年分别推出了《吴昌硕の画と赞》。吴昌硕逝世五十周年(1977年)之际,由青山主持的谦慎书道会并举办盛大展览,展出了百余件缶翁书、画、印作品。

吴昌硕与王一亭在六三园

长尾雨山像

长尾甲在上个世纪初至上海勤务商务印书馆做编译,从1911年到1923年都居住在上海爱而近路(现安庆路)正好与吴昌硕寓邻、有许多交流诗书绘画的机会。正是由于长尾雨山的推挽,吴昌硕的绘画被当成真正的文人画介绍而被其魅力吸引。甚至一度在日本出现了“吴昌硕热”。

由于明治政府将“唐样书法”即中国正锋书法作为“公式书法”,身为汉学家与书法家的日下部鸣鹤来到中国,与吴昌硕订交并成为终身好友。1880 年,杨守敬作为外交官东渡日本,在他的影响下,日下部鸣鹤于1891年来到中国,先后到访上海、杭州等地。这也是他此生仅有的一次国外漫游的经历。这次游历让他与俞曲园、吴大澂、吴昌硕等中国书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吴昌硕曾为他作画、题诗,为其题“玉兰轩”匾额,鸣鹤则将游历诗文辑成《禹域游艸》,其中“浮槎万里求遗矩”句直抒对缶庐笔墨的追慕。返回日本后,日下部鸣鹤仍与吴昌硕保持书信。缶翁为鸣鹤刊制的多方自用印藏于日本新泻大学。其中,刻于1891 年的”日下东作、子旸” 两方印,曾被28岁的河井荃庐摹刻过,这也是他后来致信吴昌硕,决意来中国拜师游学的开端。鸣鹤去世前,尚嘱托吴昌硕以正锋行笔的篆书书写自己的墓铭。西泠印社内如今仍立有“吴昌硕、日下部鸣鹤结交百年铭志”。

日下部鸣鹤像

西泠印社吴昌硕日下部鸣鹤结友百年铭志碑

前尘旧影、金石永年。本次嘉德将特别呈现一组东瀛珍藏时期的吴昌硕书画精作,组成“缶无咎石敢当—吴昌硕墨韵专题”。九件作品体现缶翁在诗歌、书法和绘画等各方面深厚的造诣。《致日下部鸣鹤行书红梅、看竹诗》、《菜根香》、《古松图》等多件有早年出版物加持,来源清晰。赏梅、看竹、咏牡丹、放青松,不乏缶翁自作诗名件。文人精神、生命哲思与自然物象和谐交融,形成跨越时空的风雅对话和精神共鸣。庋藏多年后,绫本和纸本均湛墨如新,并有多件含原汁原味的装裱和木盒,保存精良。质素整齐一同出现,可谓罕见难得。

Lot 3147

吴昌硕 致日下部鸣鹤行书红梅、看竹诗

立轴 水墨纸本

丁酉(1897年)作

57.5×46 cm

题识:鸣鹤先生两正。丁酉七月,安吉吴俊卿。

钤印:俊卿大利

释文:桃符新书岁丁酉,墨汁一升余古缶。支撑病臂强写梅,秃笔犹能老蛟走。燕支水冻呵点萼,赤城朝霞落吾手。藐姑仙人冰雪肌,赭颜忽醉天飘酒。枝干纵横若篆籀,古菭簇簇录科斗。平生作画如作书,却笑丹青绘桃柳。屈指明日当立春,已见东风拂窗牗。吉羊止止吾室中,愿花长好人长寿。元日写梅。山头雪霁云巑岏,剑门插天衺阳残。碧烟随风吹欲堕,却是抱岩秋竹竿。荒崖寂莫行径深,竹氛一碧缠衣襟。吟声断续啸声作,引得天风来和琴。拂水岩看竹。

说明:日下部鸣鹤题包首、画盒。

上款:“鸣鹤先生”即日下部鸣鹤(1838-1922),本名东作,字子暘,日本滋贺县人。 日本近代书道之父、鸣鹤流派的创始人、日本明治时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与中林梧竹、严谷一六并称为”明治三笔”。曾于1891年来华,与俞樾、吴大澂、吴昌硕等交往密切。日下部鸣鹤来华期间,吴昌硕曾为他作画、题诗,刊印。返回到日本后,仍与吴昌硕等人保持书信往来。刻于1891 年的”日下东作、子旸” 两方印,曾被28 岁的河井荃庐摹刻过,这也是他后来致信吴昌硕,决意来中国拜师游学的开端。吴昌硕曾为其题写“玉兰轩”匾额。1922年,日下部鸣鹤去世,其墓碑亦由吴昌硕作篆书。1991年,为纪念吴昌硕与日下部鸣鹤结友百年,日本天溪社于杭州西泠印社树立“吴昌硕、日下部鸣鹤结友百年铭志”纪念碑。

展览:

1.“吴昌硕のすべて逝世五十年吴昌硕纪念展”,谦慎书道会主办,日本上野之森美术馆1977年5月15日至21日。

2. “缶墨东游——吴昌硕生诞一七〇周年纪念展”,三圭社主办,香港会议展览中心,2014年5月24日-26日。

出版:

1.《吴昌硕》,第127页,株式会社讲谈社,1976年10月版。

2.《吴昌硕のすべて逝世五十年吴昌硕纪念展》,第42页,慎谦书道会,1977年版。

3.《书道グラフ》,图版253号,第10页,近代书道研究所发行,1977年版。

4.《中国书法全集-近现代编(77)吴昌硕卷》,第84页,荣宝斋出版社,1998年版。

5.《缶墨东游》,第114-115页,三圭社,2014年版。

6.《吴昌硕全集-书法卷一》,第10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版。

著录:

1.《吴昌硕年谱》,第44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2.《吴昌硕年谱长编》,第144-145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3.《吴昌硕年谱长编》,第149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 年版。

此幅吴昌硕1917年行书诗轴以金石气为骨,诗境与书风互为表里。吴昌硕的行书革新了晚清书坛:他打破了赵之谦以帖融碑的路径,开创“以碑化帖”的新范式,直接影响齐白石、潘天寿等近代大家。其作品中的金石气与书写性平衡,为现代书法在碑帖融合中找到美学突破口“支撑病臂强写梅,秃笔犹能老蛟走”以篆籀笔法写行草,起笔藏锋如锥画沙,转折处暗藏“折钗股”圆劲,“梅”字木部枝桠如铁铸虬枝,枯笔飞白似老梅皲裂;“赤城朝霞落吾手”则以焦墨渴笔强化霞光流动感,三点水如浪溅碎玉,与“碧烟随风吹欲堕”形成视觉通感。全卷墨色浓淡跌宕,“屈指明日当立春”七字忽作渴笔飞白,似琴弦震颤余韵,恰合诗中“吟声断续啸声作”的节奏张力。

此卷创作于1917年丁酉七月,正值鸣鹤逝世前五年,吴昌硕以“吉羊止止吾室中”暗喻中日艺术如祥瑞共栖,尾句“愿花长好人长寿”更将书画酬答升华为精神同构——鸣鹤晚年创立“鸣鹤流派”,将吴昌硕“重拙大”美学融入日本书道,其1919年出版的《游吴杂之一》中“浮槎万里求遗矩”诗句,恰与卷中“枝干纵横若篆籀”形成跨时空笔墨对话。

吴昌硕为日下部鸣鹤所刻印

西泠印社内《结友百年铭志》碑文记载,鸣鹤归国后藏有吴昌硕所刻“日下东作”印(现存日本新泻大学),此印边款“癸巳冬刻于沪上”与卷中“丁酉七月”相隔二十四年,见证二人从碑帖切磋到精神共鸣的友谊升华。

Lot 3148

吴昌硕 菜根香

立轴 水墨绫本

己未(1919年)作

141×41.5 cm

题识:

(一)花猪肉瘦每登盘,自笑酸寒不耐餐。可惜芜园残雪里,一畦肥菜野风干。老缶时客沪上。

(二)秋霜入菜根,菜根始得肥。菜根常咬能救饥,家园寒菜满一畦。如今画菜思故里,三尺馋涎湿透纸。菜味至贵纪以诗,彼食肉者安得知。己未初夏,吴昌硕年七十六。

钤印:昌硕、吴昌石、破荷

展览:“缶墨东游—吴昌硕生诞一七〇周年纪念展”,三圭社主办,香港会议展览中心,2014年5月24日-26日。

出版:

1.《缶墨东游》,第88页,三圭社,2014年5月版。

2.《吴昌硕全集-绘画卷三》,第13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版。

此幅吴昌硕1919年作《菜根香》,绫本水墨,构图取“一炷香”式章法,两峰巨石如篆籀笔法写就,苍劲古拙,与白菜形成刚柔对比。白菜以淡墨晕染勾筋,叶脉如铁线游走,根茎焦墨皴擦,皱褶间肌理如金石碑版刻痕,暗合题跋“秋霜入菜根”的物理质感。题诗分置左右,左书“花猪肉瘦每登盘,自笑酸寒不耐餐”,右书“家园寒菜满一畦”,行笔如锄地犁田,朴拙中见金石力,与画面形成“书画同源”之互文。 吴昌硕此作以篆籀笔法统摄全局,巨石以焦墨渴笔侧锋劈斫,线条如青铜器般凝重,转折处涩进顿挫,显金石碑版之雄浑;白菜则以中锋行笔写叶茎,墨色由浓至枯,枯湿相生间暗含“咬得菜根坚齿牙”的文人自况。题跋中“彼食肉者安得知”的喟叹,通过墨色浓淡与笔势虚实得以强化:白菜叶面留白处如霜色浸润,与巨石投影形成视觉张力,而“三尺馋涎湿透纸”的诙谐,则以飞白笔法点苔破墨,诙谐中见文人画“谐趣”本质。

此作钤“昌硕”“吴昌石”“破荷”三印,印文与画面肌理呼应。全作以水墨黑白构建视觉秩序,却通过墨分五色展现“菜根常咬能救饥”的哲学思辨,将日常蔬果升华为文人精神符号,堪称吴昌硕晚年“以书入画”理论的实践典范。 可谓“石笔墨见风骨,菜根清味蕴乾坤。”

自古以来,许多艺术名家的境遇并不是一帆风顺,为了求取艺术上的深造和突破,他们往往早年远离乡井,在最终创立出自己的艺术天地后,也往往受到这段人生道路的影响,淡薄的看待现实中的名利。对吴昌硕来说,他的笔下不仅书写着自己对于身边生活的体会和感悟,而且将对国家与人民境遇的沉思融入笔下,深刻地关注自己民族的命运与人民的疾苦,用画笔来描绘自己和时代的面貌。

这幅《菜根香》中,画面单纯,有着一任情性、淋漓挥写的快感,吴昌硕乐观而又隐晦的抒发了自己对于挫折人生的态度:画家将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通的白菜和象征坚毅的高耸山石描绘在一起,显示了对于清贫生活和高洁志向的甘于坚守。在画面中,白菜被刻画的烂漫无拘,硕大的叶子斑斓恣肆,分别用浓墨和彩墨加以晕染;两方高耸的山石撑开了整幅画面的结构,极富于视觉的张力,也奠定了这幅画的思想基调,有语云“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作者固守贫困的君子之志也就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了。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

国内一线拍行送拍(嘉德,保利,翰海,大羿、西泠印社,崇正,华艺国际)

私下交易(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博物馆推荐)

征集门类: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瓷器、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等、钱币邮票资讯( 图片发至 bogu709 陈老师)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一份认可才是重要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成都一栋30层高居民楼被三角梅... 5月13日,成都一栋居民楼阳台种满了三角梅,粉色的、紫色的花瓣将整栋楼外墙装点成“花墙”,盛放的花枝...
身价3000万!土媒:穆里尼奥... 直播吧05月13日讯 据土耳其媒体yeniasir报道,本赛季争冠无望的费内巴切已经着眼于下赛季,他...
未央区西航二校2025年科技、... 阳光讯(记者 梁永飞)5月9日,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二校2025年科技、艺术节闭幕式在一二年级同学激昂的...
SuperInsider | ... 2014年的苏富比香港拍卖会上,诞生了一项翡翠饰品的成交纪录——Hutton-Mdivani翡翠珠项...
千元“蛤蟆头”文玩核桃变“纸皮... 【写在前面】 1359元买的“蛤蟆头”文玩核桃,打开竟是没有价值纸皮核桃!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核友在...
庞邦本先生的连环画艺术人生(缅... 5月12日,听闻著名连环画家庞邦本先生仙逝。令人悲痛。 年初我在北京,有连友提醒可以去燕园看一下庞邦...
股票行情快报:明牌珠宝(002...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5月13日收盘,明牌珠宝(002574)报收于5.6元,上涨0.9%,换...
特 力A股价微跌0.93% 珠... 截至2025年5月13日收盘,特 力A股价报17.0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6元,跌幅0.93%...
品鉴珠宝之美 传承文化之韵 近日,龙王塘中心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珠宝鉴赏与文化传承”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珠宝爱好者和文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