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为昕:数据驱动下的美术馆公共性重构实践——以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为例 | 2025CAFAM学术季
创始人
2025-05-10 19:31:07
0

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馆长 颜为昕

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文化引擎——国际美术馆高峰论坛”中, 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的实践成为探讨“当代中国美术馆发展的新方向”的典型案例。作为新型文化机构,其通过“当代艺术+城市规划”双主题定位打破传统模式,通过企业化运营与科技赋能,探索美术馆的创新发展路径。其数据驱动的运营转型、公众服务的创新实践以及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为美术馆如何在数字化时代平衡学术性与大众性、提升服务效能提供了宝贵经验。颜为昕馆长展现了科技如何重构美术馆与公众的连接,为美术馆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精彩范本。

1.

新型美术馆的定位与使命

作为2018年新建立的文化机构,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简称"两馆")代表了当代中国美术馆发展的新方向。 其独特的"当代艺术+城市规划"双主题定位,打破了传统美术馆的单一模式,体现了跨界融合的创新思维。作为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的混合体制机构,两馆既承担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又保持市场化运作活力,这种新型机制为美术馆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下,两馆积极探索科技与艺术的共生关系。2023年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的"真实的拓扑:新媒体艺术150年"展览,系统梳理了科技艺术的发展脉络,展现了美术馆在数字时代的学术追求。 这种将城市特色、科技优势与艺术创新相结合的实践,为美术馆如何服务城市发展提供了范例。

2.

数据驱动的运营转型

两馆最突出的创新在于将大数据分析全面引入美术馆运营。 通过对参观人群、舆情反馈、传播效果等数据的系统采集与分析,形成了"数据-决策-优化"的闭环管理机制。2021年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展览的案例极具代表性:通过重构作品解读体系,使观众理解度显著提升,参观人数从最初两周不足1000人跃升至单日1700人,最终吸引7万多名付费观众,疫情期间取得惊人成效。

这种数据化运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展览策划阶段通过舆情分析确定主题关键词,提高公众接受度;二是展览期间实时监测媒体传播效果,包括传统媒体、自媒体和社交平台;三是建立完整的观众反馈机制,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体系。这种商业领域成熟的分析方法在美术馆的应用,标志着艺术机构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迈进。

3.

公众服务的创新实践

两馆在公众服务方面进行了多层次探索。在 内容传播上,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差异化的解读方案,如为卡普尔展览重构的二维码导览系统; 在互动方式上,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特别重视自媒体和"艺术达人"的二次创作传播;在服务理念上,将公益性展览与付费展览的经验相互转化,如将潘鲁生公益性展览也纳入数据化评估体系。

这些实践的核心是建立美术馆与公众的新型关系。传统美术馆多从艺术史角度单向输出,而两馆则通过数据桥梁实现双向互动。2023年数据显示,全国公共美术馆参观人数达6217.9万,同比增长36.5%,但707家美术馆仅配备0.6万从业人员,人均服务压力巨大。两馆的科技赋能方案,为缓解这一矛盾提供了可行路径。

4.

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作为深圳这座科技之都的文化地标,两馆积极探索前沿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除数据分析外,还在艺术修复中引入科技手段,从材料科学角度拓展保护思路;在展览呈现上,运用数字技术创造沉浸式体验;在机构管理上,建立数字化工作流程提升效率。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理念:科技不仅是工具,更是艺术创新的催化剂。2024年新落成的文化设施将进一步强化这一特色,使"科技+艺术"成为两馆的鲜明标识。这种定位既符合深圳城市气质,也为中国美术馆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在后数字时代,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科技不仅为传统艺术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手段,还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体验。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生态体的转变,以及虚实融合的发展方向,都为美术馆的未来发展描绘出了美好的蓝图。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技的助力下,美术馆 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文化传播和艺术教育的功能,让更多公众体会到艺术的魅力,感受到文化的深厚底蕴。

5.

行业启示与未来展望

两馆的实践为美术馆发展带来重要启示:首先,体制创新释放活力,企业化运营与公共使命可以相辅相成;其次,数据驱动提升效能,科技手段能有效解决行业痛点;再次,公众导向转变思维,美术馆应从"以我为主"转向"以观众为中心"。

未来发展中,两馆面临三大挑战:如何平衡学术追求与大众趣味、如何处理数据化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如何在企业化运营中坚守文化品格。这些问题的探索,将为中国美术馆的转型升级贡献更多智慧。

深圳两馆的经验表明,在数字化时代,美术馆需要通过科技赋能重构与公众的连接,在坚守艺术本质的同时创新服务模式。这种"科技+艺术"的双轮驱动,或将成为未来美术馆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为文化机构的转型升级提供有益借鉴。

演讲嘉宾介绍

颜为昕

现为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馆长,担任中国设计大展策展人,连续策划参与三届国家级展览“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策划执行 “首届中国设计大展”“全国插画艺术双年展”和“联合国教科文创意城市联盟—新锐奖”,并担任评委。主持策划多个展览和活动并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优秀展览项目和公共教育项目等。

主编 / 何一沙

责编 / 吴靖

文字整理 / 曹雨晨

编辑 / 丰凯梓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中国古代,中国是亚洲地区甚至是在全球来说,实力最强的一个国家。无论是看经济上还是...
对话尚珩:考古发掘让长城变得有... 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早已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如何更深入地了解长城、更好地保护长城...
原创 1... 前期,热心网友“涧中细流”网友再次提供了当年“青岛盲童学校”的一组珍贵老照片,这些照片由台湾文化档案...
原创 美... 近代开始,大量的华人,以劳工或者留学,或者偷渡等方式离开祖国,背井离乡,到海外打拼。 这逐步形成了我...
原创 唐... 唐朝四大才女,一般说法是指薛涛、李冶、鱼玄机、刘采春四人,她们都生活在中晚唐时期,都曾努力地活过,然...
原创 历... 用一句网上经常会说的话,那就是“楼上搞笑了”。以宋江的起义,想要打败方腊起义,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
原创 阿... 文案:世鑫的笔记 编辑:世鑫的笔记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阿拉伯帝国和欧洲中世纪 是两个文化和地理上相...
原创 波... 文|云上乌托邦 编辑|云上乌托邦 波兰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女性,其中三位王后尤为杰出,她们分别是克拉科...
原创 李... 文| 古今探 编辑| 古今探 研究背景和意义 李世民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
左宗棠与至公堂:一纸奏章话文脉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 9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左宗棠与至公堂:一纸奏章话文脉》的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