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古玩鉴宝界骗局!这6类专家已被富豪圈拉黑
创始人
2025-05-10 12:30:57
0

引言:古玩界的信任危机

近年来,古玩鉴宝行业频频登上央视等权威媒体的“黑榜”。从直播间天价塑料“古董”到伪造专家证书,从虚假拍卖到“套路鉴”短视频,层出不穷的骗局不仅让普通藏家血本无归,更让富豪圈对部分专家彻底失去信任。央视近期曝光的案件中,涉案金额动辄千万,甚至出现“整个村庄合谋设局”的荒诞情节。本文结合最新案例,揭秘古玩界6类被富豪圈集体拉黑的专家,为藏家敲响警钟。

一、“故事型”专家:编造剧本收割信任

典型手法:虚构身世、离婚分财产、祖传秘宝等剧情,利用情感共鸣诱导消费。

案例:2024年央视曝光的直播间骗局中,主播自导自演“离婚大戏”,声称“不想分家产,求粉丝保管古董”,实则用塑料赝品骗取老人40万元。这类专家擅长用“苦情戏”包装,甚至安排托儿在直播间烘托抢购氛围,短短4个月诈骗超9000万元。

富豪圈态度:拒绝任何与个人经历过度绑定的“专家”,更倾向于中立第三方机构。

二、“天价鉴定费”专家:以收购为饵吸血藏家

典型手法:以高价收购为诱饵,收取高额鉴定费后翻脸不认账。

案例:上海贵垚文化公司谎称“收购天珠报价240万”,诱骗藏家支付2.2万元鉴定费后,以“藏品不达标”为由终止交易。警方调查发现,此类公司通过伪造鉴定报告、雇佣“专家”站台,月诈骗金额超160万元。北京某团伙甚至以“杨实工作室”名义,每件收取3000元鉴定费,却从未成功收购。

富豪圈对策:只与不预先收费的机构合作,并要求全程透明化流程。

三、“证书伪造”专家:PS合影与假权威背书

典型手法:伪造与马未都、李鉴宸、耿宝昌等名人的合影、签名证书,或利用电脑合成“权威鉴定报告”。

案例:2023年曝光的假拍卖公司,通过PS技术制作“专家合影”和视频,声称藏品可送入保利、嘉德拍卖,实则与X丁三、崔X等“伪专家”合作演戏。蔡X声曾公开揭露某鉴宝节目,专家为赞助商将赝品说成真品,甚至篡改文物出土地信息。

藏家警示:证书需通过国家文物局官网核验,避免轻信“独家渠道”。

四、“拍卖托儿”专家:自导自演的竞价狂欢

典型手法:雇佣群众演员扮演买家,制造“争抢假象”刺激冲动消费。

案例:上海某公司设置“拍卖展厅”,安排“富豪买家”现场竞价,诱导藏家支付数万元服务费。警方查获的聊天记录显示,这些“买家”日薪仅200元,却能将500元的珠串哄抬至3000元。更隐蔽的骗局中,诈骗团伙通过境外注册“检测公司”,出具虚假报告规避法律风险。

行业乱象:据警方统计,仅2016年上海就捣毁26个类似团伙,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

五、“直播带货”专家:流量造假与话术陷阱

典型手法:利用虚拟粉丝、滤镜特效夸大藏品价值,甚至宣称“陨石、动物结石都懂”。

案例:古玩主播“朱丽叶”曾因“元青花是珍品非真品”的诡辩登上热搜。其团队购买8万元定制微拍网站,后台可任意调节出价数据和粉丝数量。另一类骗局中,主播以“免费鉴宝”引流,再诱导用户支付信息注册费,最终盗刷银行卡。

富豪圈共识:只参与线下实物验货,拒绝直播间“隔空鉴宝”。

六、“学术腐败”专家:利益链下的集体堕落

典型手法:与拍卖公司、造假团伙分赃,利用学术身份为赝品背书。

案例:蔡国声曝光的《寻宝》节目中,某专家收取赞助商贿赂,将现代工艺品鉴定为南宋文物。更触目惊心的是,珠海某拍卖行与北京故宫、国家博物馆的十余位专家勾结,6年开设11家空壳公司,骗取藏家“服务费”。

深层危机:据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专家的“资质”实为花钱购买,行业监管近乎空白。

富豪圈的“自救法则”

  1. 只认机构,不认“大师”:优先选择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拍行(注:国内无分支,谨防山寨机构)。
  2. 三方鉴证:要求拍卖公司提供独立实验室的材质检测报告,而非年代鉴定。
  3. 合同审查:签约时核实专家真实身份,避免使用化名或虚假头衔。
  4. 舆论监督:建立藏家联盟,曝光问题专家,推动行业黑名单制度。

结语:古玩界的未来在何方?

央视的连续曝光,揭开了古玩鉴宝行业“权威崩塌”的冰山一角。当崔X、杨X等“专家”的鉴定费明码标价,当学术头衔成为骗局筹码,藏家唯有保持警惕,方能避免沦为“韭菜”。正如东南亚最大古董商李鉴宸所言:“真正的收藏,是文化与历史的对话,而非暴富的赌局。”或许,只有当行业回归理性,专家重拾敬畏之心,古玩界才能真正走出信任的寒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打... 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美国都给世界各国和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强大的实力也是美国的底气。即使在冷战结束以...
原创 扁... “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
原创 秦... 一、千古传奇帝王秦始皇 今天咱要来聊聊一位超级厉害的古代大咖 —— 秦始皇嬴政。 这嬴政呀,十三岁...
原创 溥... 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悲惨的末代皇帝,他既没有勇气随灭亡的清朝一起进入历史的焚尸炉,又没有蜀汉后主刘禅那...
原创 汤... 《明史》曾言:“和沉敏多智数,颇有酒过。”明朝年间,重臣汤和沉稳机敏,曾缔造无数传奇,然因一言之失,...
淄博“赵家徐姚遗址的创新理念与... 11月23日,记者获悉,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全国基本建设考古和文物保护优秀案例》入选名单,山东共2...
原创 加...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引爆舆论的火花。近日,加拿大某高层官员的一番言论,如同投入平...
原创 江... 四大名著 在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中,或多或少都有涉及国际交往的内容。《西游记》全书以玄奘西天取经为背...
原创 他... 标题:刘璋:在三国乱世中的仁德之君 刘璋,作为三国时期益州的统治者,其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争议。尽管他...
第二届“良渚论坛”在浙江杭州开... 新华社杭州11月25日电(记者俞菀、冯源)11月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