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THE MARVELOUS GROTTOES
编辑推荐
★ 石窟界“全明星阵容”倾力打造,助你成为真正的“石窟达人”
十一位石窟研究重镇的专家学者执笔,以深厚的学术功底,主动拆除文物认知的“门槛”,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带读者直探石窟秘境。更难得的是,书中放出大量“内部剧透”——既有罕见的一手资料,也融入最新研究成果,让读者一次看尽石窟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震撼细节。
,即可购买

★ 700余页海量内容,足不出户逛遍十大石窟
无需请假,不必排队,一本书就是全天候的“石窟直通车”。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地理背景到艺术风格,多维度观看石窟,同时精选“明星洞窟”展开细说,就像身边有位研究员朋友陪你边看边讲,随时跨越神州大地,轻松解锁十大石窟。

★ 大量独家高清图片,解锁普通游客看不到的角落
一口气收录360张珍贵大图,打破游览限制,带你以研究人员的视角,深入平时“游客止步”的隐秘龛室,探秘光线难及的微雕细节。可以说,这本书就是一座24小时开放、随翻随读的“纸上石窟”。

★ 摆着是震撼大片,翻看是私人特展
精致烫金+高级质感装帧,如同一块“文化金砖”——送人沉甸甸,自己摆书架也发光,实打实的“硬通货”。

02)
THE MARVELOUS GROTTOES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由国内11位权威学者倾力打造的中国石窟文化读本。本书以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十座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为例,从历史脉络、美学价值及社会功能等不同视角,深入浅出地剖析石窟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书中以高清图片与生动文字相结合,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感受皇家石窟的恢弘气度与民间洞窟的质朴温情,解读壁画、雕塑与建筑背后的文化密码,展现中华文明多元共生的独特魅力,重现这些石窟在历史长河中的永恒价值。

03)
THE MARVELOUS GROTTOES
作者简介
杭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
杨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
苗利辉,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副所长
刘智,武威市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所长
曹学文,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
张元林,敦煌研究院副院长
李立新,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
李天铭,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史家珍,龙门石窟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
赵立春,响堂山石窟研究院学术院长
黎方银,大足石刻研究院原院长、研究馆员

04)
THE MARVELOUS GROTTOES
精彩试读
东晋著名艺术家戴逵曾经塑过一尊佛像,这尊佛像是从外面传来的佛,比较古朴,不太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戴逵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挂起一个帘子,躲在帘子后面听大家对这尊佛像的议论:“这个地方不美”“那个地方好像不太符合我们的审美习惯”……慢慢地,他就造出了符合中国人审美的造像。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佛教艺术的中国化,此外还体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命题:造像艺术往往有相应的规定,一般的工匠只能按照这个规定来行事。但是什么人可以不按规定?大艺术家,比如戴逵。再比如唐代的周昉,一般的观音像都是比较正统的,但他创造了一个新的观音样式——水月观音,其实水月观音不太符合宗教仪轨,但是他画出来了,大家欣然接受,然后跟风模仿。可见,艺术风格之所以会变化,除了时代审美,大艺术家在其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对于同一件事物,每个人的感受可能不太一样,每个人的欣赏角度可能也不太一样,美本来就是一个感知、互动的过程。有些东西大家都是趋同的,比如艺术家们来石窟绘画,油画也好,水彩也好,都会选择表现佛像,其他不同的题材可能也都要表现。但在此之外,有些艺术家有自己独特的眼光,他选的对象或角度不一样,这很有趣。过去我们在阐述文化遗产价值时,更多地重视对它的历史价值的阐述,而从艺术角度做的分析比较少。对于石窟,我觉得可以有一个美的再发现的过程。当人们总是把一个“笑”叫成“东方蒙娜丽莎”的时候,其实反映的是审美的贫乏。人们可以去发现不同的石窟,发现不同的美,大家有各自的欣赏,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购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