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苏商记者徐培琪
新华社旗下公众号针对“马拉松热”发布三连评后不久,安徽省体育局于日前公告了一则2025年度安徽赛事清单,其中,关于马拉松赛事的排期引起争议:
今年11月,将有11场马拉松赛事在安徽各地扎堆举办,更有多场在同一天“撞车”,有业内人士评价称:如此排期,有些“大跃进”。
苏州马拉松因管理失当被中国田协处罚的教训犹在眼前。新苏商注意到,不少跑友担心,如此密集的赛事安排更加考验城市办赛水平,安徽会不会“萝卜快了不洗泥”?
11月,11市,11场马拉松
安徽省体育局发布的这则赛事清单,共包括28项年度主要赛事活动,其中12项均为马拉松比赛。除了将于5月11日举办的2025怀宁马拉松外,其余11场全部排在今年11月举行。
并且,或由于马拉松一般只在周末举行,这些在11月举办的马拉松多有撞期,甚至同一天中有4个设区市都在办赛。新苏商据表单梳理:
制图:新苏商
据上述表单,11月,安徽11场马拉松赛事,分布在安徽11个设区市,几乎实现省内“大满贯”。而按照常规马拉松赛事规模计算,若这些赛事全部被报满,届时将有超11万人次涌入安徽。
如此密集的排期,安徽意在何为?新苏商注意到,这些赛事被安徽省体育局和安徽省文旅厅纳入了一个名为2025“跟着赛事游安徽”的活动。活动介绍词写道:以“奔跑江淮”为核心品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皖字号”精品赛事。
由此来看,安徽主要目的在于,借贯穿全省的马拉松赛事及其他赛事,吸引更多的健身群众和体育旅游爱好者来到安徽,推动地方文旅经济发展。
过往办赛水平褒贬不一
安徽释放的热情信号足够明确。但新苏商观察发现,跑友对这一次安徽的安排却多持保留态度。
过往办赛的种种失误是重要一方面。比如,拥有田协A1认证的淮南马拉松,已有9年历史,颇具口碑。但作为去年安徽省马拉松赛事的收官之战,却出现了“发令枪响,还有选手滞留在接驳车上”的“低级失误”。虽然举办方采取了退还报名费、补寄完赛包、赠送名额等补偿措施,却还是给不少跑友留下不佳的印象。
来源:2024淮南马拉松
2024合肥马拉松更是“槽点满满”:洗手间数量少,选手只能在赛中排长队;赛道上能量胶和盐丸不足,许多跑友全程没有得到及时能量供应;部分关键赛段观众稀少、气氛冷清……
此外,在今年11月安徽诸多赛事中,还有一场全新赛事:2025宣城半程马拉松(10公里精英赛)。据此前招标文件显示,该赛事设半程马拉松、10公里精英赛、欢乐跑3个项目,总参赛规模为1万人。不过,宣城的这场半马定档11月9日,撞期合肥、蚌埠、黄山3场马拉松。
如此种种,新苏商注意到,不少跑友对安徽此次安排表现出担忧,有人留言表示:“初心是好的,希望最后不要变成一地鸡毛”。
新华社发文降温
苏州马拉松敲警钟
网友的担忧不无道理。今年3月22日至24日,新华社旗下《半月谈》连发三篇评论,提及近年来各地赛事存在“大干快上”和保障“捉襟见肘”之间的深层矛盾。《半月谈》写道:
有的地方将举办马拉松视为政绩工程,不顾城市能级和承载力盲目“上马”,“复制粘贴”、同质化严重,最后的结果就是赛事藉藉无名、经营惨淡,却又倒贴财政资金、过度占用公共资源。一位资深赛事组织者就曾直言,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马拉松是最容易出政绩的体育赛事,一哄而上举办马拉松赛事,背后折射的正是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心态。
此外,其他省市最近出现的办赛失误也需敲响警钟。
今年3月2日,2025苏州马拉松举办过程中,个别参赛者出现不文明行为,引起重大舆论。4月24日,中国田协通报,因上述情况对中国马拉松形象造成严重负面影响,除对参赛者个人作出处罚外,2026苏州马拉松也被取消申请中国田协认证资格。
不过,安徽方面或已有应对之策。据报道,3月19日,在发布安徽路跑系列赛时,安徽省体育局方面曾作出承诺,上述系列赛事将统一赛事品牌、统一办赛标准、统一赛事策划、统筹赛事安全,为选手提供精细化的赛事保障和高品质的参赛体验。至于安徽最后能否用实际行动赢得口碑、实现跑友与城市的“双赢”,答案将于11月揭晓。
编辑:张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