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书法家不适合初学者学习?梁启超指出5个人,不少书友中招了
创始人
2025-05-08 18:03:10
0

很多人初学书法时,会牢牢记住“取法乎上”的原则,认为只要是那些名垂青史的大师,他们的字就都值得学,没有什么禁忌。其实不然!一方面要“取法乎上”,另一方面还要牢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适合自己”等其他原则。

否则练上很长时间,功夫没少下,结果书艺进步缓慢,甚至还误入歧途,难以挽救。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根据数十年书法学习和创作的经验,在1926年时写成了一篇名为《书法指导》的文章,于1926年12月3日发表在清华大学清华周刊》第26卷第9号392期上。

在此文中,他详细说明了有哪些书家不适合我们去学,原文为:“(书法)入手很难,所以最初就要谨慎,不可走错了路。最不应该模仿的,依我看来,约有四派。一、赵子昂董其昌……二、苏东坡……三、柳公权……四、李北海……最初的时候,不要走错了路,赵、董、柳、苏、李几家,最不可学。用为几十种模范中的一种,尚还可以,起初从他们入手,以后校正困难。顶好是把他们放在一边,不学才对。”

不夸张地说,很多书友都“中招”了,毕竟李邕、柳公权、苏轼赵孟頫、董其昌都是大师,“柳楷”“赵体”的影响力又那么大。梁启超为何对这几位成见那么深呢?他自己进行了解释。

不能学赵、董二人,是因为“这一派,清初很为流行,并不是不好,只是不容易学。若从这派入手,笔力软弱,其病在妩媚圆滑,无丈夫气。中了这派的毒,很不容易改正。”也就是说难度大,还容易出现用笔孱弱、风格俗腻的弊病。

不可学苏轼,原因在于“这一派,喜欢用侧锋,东坡固然好,学他就不行。若从这派入手,笔锋偏倚,其病在于庸俗。至多学出一个水竹村人——徐世昌,翰林字,总统字,但是不行。”即养成不用中锋的习惯,导致庸俗。

不能学柳公权这一说法很令人诧异,但梁启超自有道理:“这一派,干燥枯窘,本身虽好,学之不宜。我常说柳字好像四月的腊肠,好是好吃,只是咬不动。学他的人,一点不感乐趣。学字本为娱乐,干燥无味,还有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柳字过于严谨,不容易出帖。

李邕也不可学,因为在于:“这一派,向来人很赞美,称为‘王龙跃,李虎卧’。唐时尤为有名,但是亦不可学。若从这派入手,其病在偏,与苏派同一流弊。东坡本学北海,但北海稍为平正厚重些。”与不能学苏轼一样,爱用侧锋。

对于梁启超的说法,您有什么评价和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罗... 有一种想法就说一种想法,别跟我说什么种族优越论或者是谁一定比谁强,双方都有自己的优点,但是我认为作为...
原创 纣... 提起纣王,我们都知道他是商朝最后一任国君,经过小说的演绎,他成了荒淫无道、十恶不赦的暴君。那么,纣王...
原创 全... 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掀开了英国发展的新篇章。到了19世纪初,英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工厂和全...
原创 李... 他本该像刘邦、朱元璋一样耀眼,但却被掩盖在他儿子的万丈光芒之下。 他亲手建立了盛唐,成为了让世人瞩目...
原创 1... 苏联曾经是世界的强国和美国不分上下,实力是非常强大的,而苏联是由15个国家组建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但...
原创 许... 许褚是曹操手下最勇猛的武将,还是曹操的护卫军的首领。他肩负着保卫曹操的重任,也因为曹操喜欢亲自领兵打...
原创 他... 1949年2月,在解放军的巨大压力下,北平守将傅作义率部举行和平起义。随即,北平军管会成立。华北军政...
原创 忠... 这几年我突然发现似乎魏忠贤这位曾经明朝的奸宦居然已经开始慢慢被洗白了,现在少数人居然认为魏忠贤是大明...
原创 1... 1945年,延安杨家岭的简易礼堂内,毛主席望着只能容纳几百人的空间, 心生宏愿:“将来我们胜利了,一...
原创 关... 众所周知,刘备乃是蜀汉的创建者,是蜀汉的开国皇帝,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蜀汉真正的老大并非刘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