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外文名:carnelian,agate,别名:码瑙)是玉髓类矿物的一种,经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隐晶质石英的纹带状块体。玛瑙有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常呈致密块状而形成各种构造,如乳房状、葡萄状、结核状等。按图案和杂质可分为缟玛瑙、缠丝玛瑙、苔玛瑙、城堡玛瑙等。常用作观赏物、饰物或玩赏物。
玉髓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玉石品种之一。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作为饰物出现,以后历代绵绵不绝。玉髓因其色彩丰富质地透彻,一般都作为高档工艺品的原材,用于雕刻创作。常见的也有作为手链,项链和挂坠等随身饰物的。然而极品的冰种玉髓,特别是色泽艳丽可人的稀缺品种,主要用于高档的珠宝镶嵌,以及订制时装的高级纽扣等,备受时尚人士追捧,成为有上流社会的附庸品。
蓝玛瑙也是玉髓的一种,是指蓝色或蓝白色相间的玛瑙。既以其蓝色夺人眼目,则以色泽论品次高低。优质者颜色深蓝,次者颜色浅淡。或半生俏色,或纯净如玉髓,或夹杂缠丝蓝白相间。蓝白相间者也十分美丽,当有细纹带构造时,则属于缠丝玛瑙中的品种。优质高玛瑙的生产工艺严格且先进,故表面光亮度好,镶嵌牢固、周正,无划痕、裂纹。产地广泛,在我国东北与台湾,印尼,非洲,土耳其均有出产。
朝珠,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於胸前。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朝珠的质料有东珠、翡翠、玛瑙、蓝晶石、珊瑚等。每盘朝珠有四个大珠,垂在胸前的叫“佛头”,在背后还有一个下垂的“背云”,在朝珠两侧,有三串小珠,左二右一,各10粒,名为“记捻”。按清《会典》规定,自皇帝、后妃到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皆可配挂朝珠,朝珠虽然是装饰品,但一般官员和百姓不能随意佩带。对于佩带何种质地的朝珠,也有严格的区分和等级规定,从官员胸前所佩带朝珠质地的好坏,可以看出官员的品级高低来.
蓝玛瑙朝珠的珠子都是精挑细选,颜色鲜艳,呈深邃的蓝色,个别珠子掺杂了一丝丝白色,深浅变化又增加了整体层次感,具有教强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整条珠串大小均匀,形状规则,质地温润细腻,表面光滑细腻,光泽柔和,没有任何瑕疵。珠子之间的穿孔也非常精细,线条流畅,使得整串朝珠看起来更加精致美观。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艺术欣赏价值!
以上全部内容为平台主观观点摘录或原创文化广告包装,不代表任何藏品实际价值与真伪鉴定,藏友自行看待与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