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讯(记者 仇宇浩)日前,“展大国智慧 颂工匠精神”——武歆《赶路》新书分享会在内山书店和平大悦城店举办。
活动由市作协文学院、内山书店主办。该书聚焦天津工业历史与工人阶级命运,入选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部现实主义小说以山东农村青年纪洪寿在天津的奋斗历程为主线,讲述他从鞋匠学徒到产业工人的蜕变。书中融入了大量天津方言、俚语及历史细节,既是一部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缩影。
分享会上,市作协副主席武歆分享了创作背后的故事。为还原历史真实感,他耗时两年深入天津市利民调料有限公司等企业调研,与工人同吃同住,记录工业生产的细节。武歆坦言:“只有扎根生活,才能让人物和故事真正立起来。”书中对天津机器制造业发展、手工业学徒转型等场景的细腻刻画,让读者重温城市记忆,引发了强烈共鸣。
市作协副主席张楚表示,《赶路》通过“一锥一线”“一焊一接”的细节描写,将个体命运与城市现代化紧密结合,展现了工业文学的诗意与力量。百花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徐福伟认为,作品的成功在于“用小人物的坚韧折射大时代的波澜”,既是对天津工业文明的深情回望,也是对当代工匠精神的有力弘扬。
与会嘉宾还围绕天津工业文学传统展开讨论,共同回顾了天津工业文学的创作脉络,指出天津作家始终以工厂为镜、工人为核,记录时代精神与人性光辉。武歆寄语青年创作者:“文学的力量在于真实与共情,希望有更多人通过《赶路》,看见天津的工业基因,听见普通劳动者的时代强音。”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