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韵藏文明,青春逐光承匠心。11月28日,和平区南营门街道团工委联合和平区青少年事务社工站、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明清外销瓷展览馆,以“探瓷韵 塑匠心 传薪火”为主题,开启一堂浸润文化底蕴的“行走思政团课”。本次团课邀请优秀志愿者林青带领青少年沉浸式解锁瓷器里的中华文明密码,让青少年在触手可及的瓷文化里,读懂中华文明的厚重与鲜活。

推开展览馆大门,时光仿佛在此沉淀——明代“克拉克瓷”的灵动光泽、清代“伊万里瓷”的精湛工艺、欧美定制“徽章瓷”的异域风情以及“广彩瓷”的浓艳中式情调纷纷映入眼帘。一件件明清外销瓷静静陈列,釉色流转间尽是跨越数百年的海上丝路贸易传奇,瞬间吸引住青少年的目光,引领同学们缓步探寻。

“瓷器里藏着中国人的审美与风骨,更承载着文明交融的故事……”林青老师的讲解娓娓道来,指尖划过瓷身纹饰,将外销瓷上岳飞“精忠报国”的赤诚、“无双谱”的英雄气节、“五伦图”的人伦智慧一一拆解。青少年围站在瓷器前,目光追着纹饰流转,听得格外专注,不时俯身细品釉色肌理,感受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巧思。“原来每一笔纹饰都是文化密码,每一件瓷器都是交流信使。”一名高一学生说道,“这让我真切体会到文化自信的分量,未来将以更饱满的热情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青春力量讲好中国故事。”

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一场瓷韵与青春的邂逅。此次活动不仅让青少年触摸到外销瓷背后的文化温度,明晰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更在他们心底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指引着他们以青春之力,让千年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新光。
(记者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