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撷英——2025年全国优秀青年舞蹈人才展演”于11月22日至23日在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剧院举办。我省舞蹈艺术家、教育家、东北民族民间舞教学奠基人之一乔梁作为艺术家代表受邀参加本次展演。展演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承办,“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央民族歌舞团承办,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支持。
“艺术家讲述”单元作为贯穿展演活动两个篇章的精神主线,邀请到四位“德艺双馨”的舞蹈艺术家分享艺术心得。舞蹈艺术家先后在舞蹈场景中的深情讲述,让人深刻体味其言语间蕴含的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对创作真谛的求索、对培养后辈的担当和对艺术初心的坚守。
舞蹈艺术家孟广城、山翀、乔梁、王勇合影(从左至右)
我省87岁高龄的舞蹈艺术家乔梁,以“从人民中来,为人民而舞”为主题,深情回顾其扎根黑土地六十余载、传承民间艺术的人生阅历与感悟。
乔梁,1939年生人,达斡尔族,曾任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教师,黑龙江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曾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中青年尖子人才”荣誉称号,曾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突出贡献舞蹈家”“黑龙江省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黑龙江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抗洪特殊先进个人”“2022感动龙江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待遇。编写了多部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创作了以东北秧歌为素材的《绢花迎春》《小院》《嬉雪》《暖冬》《看秧歌》等民族民间舞作品,先后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桃李杯”舞蹈比赛大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等荣誉,执教的“花棍舞”“东北秧歌”被国家列为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
乔梁投身舞蹈教学工作六十余载,始终秉持从教材、人才至剧目的系统化教学理念,在学习、继承和实践的基础上,对黑龙江地区的东北秧歌展开深入挖掘与广泛收集,并带领团队研发了极具“黑土文化”特色的《东北秧歌全国艺术院校女班教材与教法》等教材8部,填补了中国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教学领域的空白。带领团队潜心耕耘,逐渐形成了东北秧歌-黑龙江风格,先后被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全国著名艺术高校邀请讲学,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更为培养一代新型舞蹈艺术人才、塑造舞台新形象作出了卓越贡献。乔梁将民间舞课堂教学与民间舞的舞台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教材-剧目-人才”三位一体、“课堂-舞台-社会”三点一线的教学方法和育人方案。
活动现场,乔梁动情表示:“我生于黑龙江、长于黑龙江,从学秧歌、跳秧歌到教秧歌,始终坚信东北秧歌的根与魂来自人民。如今虽已87岁,但我永远要坚守初心,在不断继承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为人民培养人才,为人民创作精品。”她深情寄语青年舞者,希望大家以舞传情,在传承中突破创新,为中国舞蹈事业注入新活力,在守正创新中谱写属于新时代的舞蹈篇章。
乔梁的艺术实践生动诠释了“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文艺传统。如今,乔梁仍然活跃于教学展演第一线,终身践行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育人丹心,以身体语言讲述着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她身上所彰显的文化自信与德艺双馨品质,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舞者,薪火相传。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申志远 于秋莹 文/摄
编辑:刘奕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