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偌大的极简风气球悬于挑高的天花板,松弛感满满;长近百米的休闲吧台沿落地玻璃窗一字排开,将黄浦江美景尽收眼底;交错回环的坡道与书架,连缀起一座别样的图书馆……历经一年半的修复和施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三楼11月24日焕新亮相,功能提升,迎来融合阅读、演出、设计与休闲的文化综合空间。这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法国时尚品牌香奈儿自去年5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双方合作的重头戏之一。这方空间汇聚图书馆、剧场、设计中心、江景休闲平台四项新功能,并以 “嘉柏丽尔·香奈儿空间”为名,向所有勇于挑战自我,挑战时代,拥抱跨文化的创作者们致敬。

全新的图书馆名为“等等图书馆”,总面积为1700平方米,是中国首个公共当代艺术与设计图书馆,为艺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精选艺术、设计、建筑、文化以及社会科学等领域的重要读本和影音资料。其书籍总收藏量为5万册,首期对公众开放1万余册。只见书架被巧妙置入一条缓缓升起的坡道之中,读者们可以循着这条迂回上升的路径,自由穿梭于不同的书籍之中。设计者、著名建筑师坂本一成借此发展拓扑学中对连续性的思考,将阅读转化为一场连续而沉浸的漫游。行走与思考、身体与心灵在坡面与弯折之间融合成新的感官体验。图书馆希望为读者提供深度阅读和思考的氛围,鼓励读者主动选择,开启探索、重识与创造之路。“中国当代艺术文献”,一个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梳理、研究和书写的综合空间,则藏于图书馆二楼,追溯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珍藏史料,并通过文献展览、学术讲座、工作坊、学术出版等形式,唤醒文献,启示当下,憧憬未来。眼下这里就穿插了一个展览——“因地制宜:侯瀚如策展之旅系列”第一篇章“四海为家”,以“家”为线索展示因知名策展人侯瀚如策划的一些展览而引发的关键课题。

焕新的剧场,宛如时空能量场。它共有坐席300个,可灵活适应影像艺术、剧场表演、声音实验、发布会等多种类型活动,也能与展厅空间有机结合,模糊观看与参与的边界,在固化的日常秩序中,打开一条想象力的裂缝,让未知进入现场,不断重写剧场的意义。
三楼的展厅空间围绕暖通系统与地面更新进行了整体空间功能提升,成为设计中心的核心展览与活动场地,促进当代人文思考与城市生活之间的碰撞与链接,承载未来更多创意实践与跨界交流。

300平米的临江休闲平台拥有180度的开阔视野,此次升级后新增咖啡和亲子休憩场所,邀请观众在流动的时空中感受都市生活的艺术气息。
成立于2012年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国有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享誉国际的上海双年展的主办单位。由百年前点亮国人第一盏电灯的南市发电厂华丽转身而来的它,早已成为黄浦江边的“艺术发电场”,上海当代城市人文精神的象征。在业内看来,此次该馆全新文化综合空间的亮相,成为国际时尚品牌助力上海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这样的合作或将树立一个标杆示范导向,吸引更多品牌加入赞助、支持中国国有艺术机构繁荣发展的序列中来,促使艺术机构与商业品牌相互赋能、辐射影响、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