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有“避讳”这一传统,尤其是对于统治者的信息,人们更是小心谨慎,尽量避开与其相关的名字和事物。如果一个人的名字与统治者相同,那他就必须改名,以示对皇帝的尊敬。比如唐朝的开国功臣李勣,原名叫徐世勣,由于唐高祖李渊赐给他“李”姓,他就改名为李世勣。 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当了皇帝,李勣为了避讳,只好把名字中的“世”字去掉,改成了李勣。而避讳不仅仅是改名字这么简单,它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宋徽宗,他因为自己的属相是狗,便下令禁止全国百姓吃狗肉。但没想到,这一举动引发了大臣的质疑,而大臣的质问也让他无言以对。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大臣是怎么质问宋徽宗的。
宋徽宗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子。因为他自小在宫中享受荣华富贵,养成了轻佻、放荡的性格。那时皇位继承人早已确定,赵佶便过起了无忧无虑的生活,整日沉迷于吃喝玩乐。不过,赵佶也并非全无优点,他在艺术方面有着相当的天赋,尤其在书画上很有才华。而且,他的骑马和蹴鞠技能也不错。就在他安闲度日的时候,年仅25岁的哥哥哲宗突然去世了,赵佶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当时,宰相章惇主张立哲宗的同母弟简王赵似,或者立长弟申王赵佖为皇帝。但向太后因为这些皇子都不是亲生儿子,所以心情不好。有人便向她进言,建议她拥立赵佶为皇帝,称他为自己亲生的儿子。于是,向太后、曾布、蔡卞、许将等人出于私心,纷纷支持赵佶。虽然章惇认为赵佶性格轻佻,不适合当皇帝,但最终,赵佶在太后的支持下登上了皇位,成为了宋徽宗。 赵佶当了皇帝后,依旧保持了自己不拘小节的生活方式,毫无心思去处理政务,他更专注于艺术、游山玩水和美人。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大量奸臣掌权,尤其是以蔡京为首的“北宋六贼”。蔡京一方面结党营私,贪污腐败,另一方面又极力讨好宋徽宗。有一件事,蔡京便建议宋徽宗下诏,禁止百姓吃狗肉。蔡京的理由是:“陛下属狗,如果允许百姓吃狗肉,那岂不是有损天子威严吗?” 宋徽宗听后觉得有道理,于是接受了蔡京的建议,下令禁止全国百姓食用狗肉。这个禁令一发出,宋徽宗的心情可能很愉快,但底层百姓却陷入了困境。首先,百姓不得不花更多的钱去买猪肉或羊肉,而那些以前以屠狗为生的人也因此失业了。看到这种情况,大臣李纲忍不住上奏谏言:“神宗属鼠,宋不畜猫乎?”李纲的意思是:“你父亲宋神宗属鼠,难道全国都不允许养猫吗?”李纲指出,如果仅因为宋徽宗属狗,就禁令百姓吃狗肉,那宋神宗属鼠,是否也该禁止全国养猫呢?如果不禁止养猫,那岂不是对宋神宗的不敬? 事实上,宋徽宗本人也非常喜欢猫,他家中有许多猫。因此,李纲的这一言辞让宋徽宗哑口无言。最后,宋徽宗只得废除了禁吃狗肉的命令。尽管如此,李纲由于性格耿直,始终未能得到宋徽宗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