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伏牛山深处的栾川县城被璀璨灯火唤醒。2025 年 11 月 21 日晚,经过数月提升改造的罗庄美食街人头攒动,3D 太空人雕塑旁挤满了打卡的游客,小提琴演奏的悠扬旋律与沿街商铺的吆喝声交织,空气中弥漫着羊肉汤的鲜香、烤串的焦香与桂花糖糕的甜香。当县委书记按下开街启动键,漫天绚烂的灯光秀瞬间点亮夜空,数千名市民游客欢呼雀跃,共同见证这条老街的华丽蜕变 —— 这不仅是一场美食盛宴的启幕,更是栾川县以特色商业街区为支点,撬动文旅融合与夜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

罗庄美食街的火爆并非偶然。作为栾川乡罗庄社区城市更新项目的核心载体,这条全长 800 余米的街区曾是当地老旧街巷,建筑风貌杂乱、业态单一。此次改造中,当地坚持 “修旧如旧” 与 “活化利用” 相结合,对伊景路两侧 28 栋原有建筑进行外立面升级,新增铝单板门头店招,以 “栾川山水” 为灵感的墙面彩绘与真石漆喷涂相映成趣,夜间亮起的墙体亮化造型勾勒出灵动的山水轮廓,让老街既保留烟火气,又焕发时尚感。

开街同步启动的 10 天美食节,更是精准抓住了游客与市民的消费需求:黑悟空雕塑前,身着汉服的年轻人摆出各种造型拍照;中心广场上,机器人表演引来孩童们的阵阵惊呼,小丑魔术的奇幻互动让现场笑声不断;每晚 6:30 至 8:30,幸运大转盘、趣味套圈圈等小游戏前排起长队,参与互动即可获得美食代金券,让消费体验更具趣味性。

更具吸引力的是实打实的惠民福利。为激活消费潜力,栾川县投入 50 万元发放美食消费券,设置满 20 减 4、满 50 减 10 等多档位满减优惠,覆盖街区 70 余家餐饮商户;游客转发指定宣传内容或凭县内景区门票,可抽取 1 至 8 元代金券,相当于直接降低消费门槛。

每天限量推出的 “霸王餐” 抽奖活动,中奖者可携带 7 名亲友免费就餐,更是点燃了市民的参与热情。开街首日,仅 3 小时内就有超过 2000 张消费券被核销,街区客流量突破 3 万人次,营业额较改造前增长近 3 倍。“以前这条街晚上冷冷清清,现在不仅环境变好了,还有这么多优惠和表演,带着家人来逛特别热闹。” 家住县城的市民王女士手里拎着刚买的特色小吃,脸上满是笑意。

罗庄美食街的成功开街,是栾川县夜经济布局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这座依托伏牛山生态与文旅资源崛起的小城,始终坚持 “以文塑旅、以旅兴商、以商活夜” 的发展思路,先后打造提升了凤凰天街、伊水路 “一街三巷”、栾故里等多个特色商业街区,形成了多点开花、错位发展的夜间消费格局。凤凰天街作为县城核心商圈的标杆,集美食、购物、娱乐于一体,总面积达 12 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里,既有全国连锁品牌,也有栾川本地特色商户。每到夜晚,这里的灯光秀堪称视觉盛宴,数百盏 LED 灯勾勒出建筑的优美线条,配合智能投影技术打造的动态光影效果,让街区宛如童话世界;街头艺人的弹唱、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的皮影戏,更让商业消费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年均夜间客流量突破 500 万人次,带动就业岗位 2000 余个。

伊水路 “一街三巷” 则走出了差异化发展之路。当地以 “微改造、精提升” 为原则,将原本普通的街道划分为茶巷、有趣巷、有爱巷三条主题巷弄。茶巷里,古色古香的茶馆错落有致,市民游客可以品茗闲谈,感受慢生活的惬意;有趣巷聚焦年轻消费群体,引入文创市集、手作工坊、剧本杀体验馆等新业态,潮流元素随处可见;有爱巷则主打亲子互动与情感体验,设置了亲子游乐设施、爱情打卡点,成为家庭出游与情侣约会的热门选择。三条巷弄虽各有侧重,却通过统一的景观设计与业态联动,形成了 “逛一巷尝一味、走三巷品百态” 的消费体验,夜间营业额占比达到全天的 65% 以上。

栾故里街区的改造升级同样令人瞩目。作为县城老城区的代表,这里曾因设施陈旧、业态单一逐渐被冷落。2024 年,当地投入 800 万元对街区进行全方位改造,铺设仿古石板路,安装移动天幕与智能投影灯光系统,打造了沉浸式夜间消费场景。改造后的街区以餐饮休闲为主,汇集了栾川豆腐、玉米糁饼、栾川肉丝面等数十种本地特色美食,同时引入了非遗市集,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还能欣赏到栾川剪纸、竹编、木雕等非遗技艺的现场制作。每到周末,街区还会举办 “夜间民俗展演”,河洛大鼓、秧歌表演等传统节目轮番上演,让古老的民俗文化在夜间消费场景中焕发新生。2024 年下半年,栾故里街区夜间客流量同比增长 180%,成为名副其实的 “烟火小巷”。

栾川的夜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升温,核心在于其跳出了 “单纯卖美食、卖商品” 的传统模式,构建了 “文旅 + 商业 + 文化” 的多元融合业态。鸡冠洞景区打造的 “洞天福地不夜城”,将溶洞游览与灯光音乐会相结合,在亿万年形成的钟乳石间,多彩灯光与悠扬乐曲交织,让游客体验 “洞内赏景、洞外听歌” 的独特感受;鸾州不夜城以 “光影花灯” 为主题,投资 3000 万元打造了近百组大型花灯,配合多个舞台的实景展演,再现了古鸾州的繁华盛景,开业至今累计接待游客超 800 万人次;龙峪湾景区则推出 “星空露营节”,游客可以在山林间搭起帐篷,欣赏星空、参与篝火晚会,体验户外休闲的乐趣。这些特色夜间项目,让游客的停留时间从平均 1.5 天延长至 2.8 天,带动了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连锁消费。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2024 年,栾川县夜间消费总额突破 28 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42%;全县文旅接待量达 180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 150 亿元,其中夜间文旅消费占比达到 58%。夜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让城市更具活力,更带动了就业增收与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仅特色商业街区就吸纳就业 1.2 万余人,其中包括 2000 余名返乡创业青年与脱贫户。“以前在外打工,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现在在家门口的街区开了家小吃店,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赚几千块,还能照顾老人孩子。” 罗庄美食街商户李师傅的话,道出了许多从业者的心声。

栾川的实践,为县域夜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首先,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是根基。栾川依托伏牛山的生态优势与丰富的文旅资源,将自然景观、民俗文化与夜间消费场景深度融合,形成了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其次,精准定位与错位发展是关键。从美食街到不夜城,从亲子主题到户外休闲,各个夜间消费载体既相互补充,又避免了同质化竞争。

再次,注重细节体验是保障。从街区改造的人性化设计,到消费券的精准发放,再到演艺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栾川始终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夜间消费环境;最后,政策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是动力。当地先后出台《栾川县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扶持办法》等政策,设立 1 亿元专项基金,用于街区改造、业态培育与宣传推广,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夜经济项目建设。

夜幕下的栾川,灯火越发明亮。罗庄美食街的烟火气、凤凰天街的时尚感、鸾州不夜城的文化味,共同勾勒出这座小城的夜间活力图景。随着后续栾川滑雪场夜间滑雪项目、伏牛山星空博物馆等新项目的陆续落地,栾川的夜经济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条以文旅为媒、以夜经济为翼的发展之路,不仅让栾川从 “旅游目的地” 升级为 “生活体验地”,更为全国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 “栾川样本”。

当第一缕晨光洒向伏牛山,栾川的夜色渐渐褪去,但夜间消费留下的活力与暖意却未曾消散。在这条充满烟火气与文化感的发展道路上,栾川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书写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而那些点亮夜空的灯火,不仅照亮了游客的旅途,更照亮了一座小城的幸福生活与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