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作为中国古代历史四大美人之一,杨贵妃的美貌自然不容质疑。尽管在封建王朝时期,很多人把杨贵妃视为祸害唐玄宗的罪魁祸首,但如今这种看法正在逐渐发生变化。毕竟,古代帝王掌握着一国的政权与选择权,怎么可能在出现问题时就将责任推给一个女人呢?
《资治通鉴》中曾记载:“贵妃与禄山作三日洗儿,洗了又绷禄山,是以欢笑。”这句话的意思是,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洗完后还用锦绣包裹他,把他裹成像襁褓一样,让宫内外的人都觉得很有趣,笑声四起。很多人难以理解,为什么唐玄宗得知自己的宠妃杨贵妃去给别的男人洗澡,竟然没有生气,反而还没有阻止她。唐玄宗就这样“心大”,真的什么都不在乎吗?
要理解唐玄宗的态度,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我们要了解唐玄宗对这件事的态度。他是不是心怀不满,想找机会除掉安禄山?还是说他真的是心大,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认为自己的贵妃与安禄山之间的事不过是一场无关紧要的闹剧?《资治通鉴》卷126给出了答案:“玄宗就观之,大悦,因加上贵妃洗儿金银钱物,极乐而罢。自是,宫中皆呼禄山为禄儿,不禁其出入。”意思是,唐玄宗知道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很开心,还赠送了金银财物,大家也开始称呼安禄山为“禄儿”,并允许他随意进出皇宫。这表明唐玄宗的态度非常宽容,没有“秋后算账”的想法。即便当时唐玄宗已经60多岁,杨贵妃28岁,安禄山44岁,唐玄宗依然没有在意世俗的眼光。为什么他能这么心大呢?
唐玄宗之所以能够如此宽容,第一点原因就是他对自己作为皇帝的自信。他相信,即使让安禄山和杨贵妃两人单独相处,他们也不会越矩。更重要的是,唐玄宗不相信安禄山和杨贵妃会有任何非分之想。唐玄宗与安禄山称兄道弟,杨贵妃也叫他“儿子”,他认为这是母亲为儿子洗澡的普通行为,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此外,唐玄宗作为一国之君,仪表堂堂,安禄山只是一个异族人,地位上与他相差甚远。唐玄宗相信,杨贵妃如果真心选择了安禄山,那也太不明智了,根本无法理解。
这种巨大的身份差距,让唐玄宗的自信心更加膨胀。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做出让现代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唐玄宗相信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因此对这件事没有太大的担心。
其次,安禄山的野心和狡猾也是关键因素。作为一个反贼,安禄山在尚未起义之前,必须尽一切努力去麻痹唐玄宗的警惕心。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未来获得更多的权力和兵力,为反叛打下基础。历史上曾有记载,安禄山如何讨得唐玄宗的欢心。比如,在一次唐玄宗宴请大臣时,安禄山主动为大家表演少数民族的舞蹈。尽管他体态肥胖,舞蹈动作却依然灵活,像陀螺一样旋转,令人眼花缭乱。唐玄宗看得高兴,甚至好奇地问他:“你的肚子怎么这么大?”安禄山回答说:“陛下,这里面装的是我对您的赤胆忠心。”可以看出,安禄山通过学习汉文化,巧妙地拍了唐玄宗的马屁,这使得唐玄宗非常高兴。也因此,唐玄宗逐渐放松了对安禄山的警惕,直到最后彻底消失。
甚至当安禄山发动叛乱时,唐玄宗也不愿相信自己的“儿子”会背叛自己。他始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直到事态变得不可收拾。最终,杨贵妃因受牵连,在马嵬坡自尽,而唐玄宗也因此丧失了皇帝之位,成为一个只有虚名的太上皇,失去了实际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