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吉林省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资料照片)。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位于通化市东昌区金厂镇,其前身金厂滑雪场是新中国第一座高山滑雪场。新华社发(王闯摄)
新华社长春5月5日电(记者金津秀、姜琳)凌晨5点,泰山红门游客中心的灯光穿透薄雾。26岁的王阳正在检查背包里的物品,除了必备的急救包、登山杖,他特意多备了几颗补充体力的糖块——这是为今天要带领的“亲子登山团”准备的。按照约定,他要在6小时内带着一家五口登上玉皇顶,这是他“五一”假期里接到的第7笔订单。
与传统导游不同,陪爬员提供的是“一对一”或“小团化”服务,包括规划最优路线、为游客拍照及讲解历史,还赠送“鼓励式话疗”等个性化服务。在王阳看来,服务走向个性化、精细化是文旅消费升级的必然选择。
在相隔1000公里的东北,“新中国第一座高山滑雪场”的吉旅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封板”已有月余,但50岁的于伟依然很忙,身为山地运营总监,他翻阅着厚厚一沓工作笔记——这是他参与制定国家关于滑雪巡救员职业标准的重要依据。
在他的回忆里,转折始于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好像一把火点燃了全民冰雪热情”。近十年来,在于伟的家乡吉林省,从2015-2016雪季接待冰雪旅游人次5204.84万,增长到2024-2025雪季接待国内游客1.7亿人次。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显示,2024-2025冰雪季以来,全国滑雪场累计接待客流2.34亿人次。“目前各滑雪场最紧缺的就是巡救员。”于伟说。
于伟要对场地规划及其安全性负责。他以经验判断,随着公园、高山、跳台等多样玩法出现,“发烧友”炫技也变得越来越花式,受伤概率增加。如何科学规划巡救措施,成了管理51人巡救队的于伟要时刻思考的问题。
去年,从业30年的于伟受邀加入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建的滑雪巡救员国家职业标准研制组。在这之前,人社部发布“滑雪巡救员”等19个新职业,“冰鞋维修师”“雪板维护师”等28个新工种也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随着露营、探店、文创等文旅消费需求日益丰富,由此催生的新热点、新场景拓宽了青年劳动力的职业赛道,更多新职业从业者正在重塑文旅生态。
延边小伙宋智强是一名美食探店博主,做自媒体10年来,他的账号已发布近2000条作品,累计播放量超5亿次。《抖音生活服务2024年探店数据报告》显示,探店达人全年为线下商家带来超过1333亿元经济收益,帮助近144万个中小商家增收,以中青年群体为主力的探店达人成为带动中小城市就业的重要力量之一。
成都天府国际动漫城,“90后”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曾舟正在调试新款三星堆潮玩——青铜纵目面具造型盲盒——让年轻人以游玩的方式了解古蜀文化。2024年,三星堆文创销售额达1.9亿元,印证了文创行业超百万人的就业潜力,让曾舟对这个新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一批批职业上新,离不开政策支撑。自2019年到2024年,人社部已经陆续发布了六批共93个新职业,推动职业培训与产业需求对接。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全国职工总数4.02亿人左右,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
“新职业不仅是就业增长点,更是消费升级的‘温度计’。”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周广肃认为,新职业由产业变革产生,而一批从业者的数量和质量提升后,又会成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的有力支撑,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不同的场景,同样的热忱,共同勾勒出中国的新职业生态,每个职业都精准连接着需求与供给,书写下奋斗者的时代故事。
上一篇:湖北文旅“上新”新场景 入境游订单量激增 湖北文旅上新 湖北文旅新增出行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