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天流量”之后,荣昌文旅如何乘势而上? 荣昌文旅 为什么现在推荣昌文旅
创始人
2025-05-05 22:02:20
0

五一假期,重庆市荣昌区迎来一场“泼天流量”的高光时刻。

从夏布小镇、安陶小镇到万灵古镇,从卤鹅店主到铺盖面大爷,再到区政府食堂里的大厨,荣昌旅游在网络与线下同时“出圈”,成为假期最受关注的国内城市之一。据荣昌区文旅部门向上游新闻提供的数据,全区5月1日到5日17:00,累计接待游客约224.89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57.03%,成为五一期间川渝地区游客增长最快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荣昌卤鹅销量290150只,同比增长752.53%。

热度之下,是这座小城的“压力测试”,热度之后,更是文旅升级的长期命题。5月5日,荣昌区文旅部门有工作人员告诉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我们把这波‘泼天流量’看作一次文旅升级的契机,推动文旅产业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转型。”


游客选购夏布制品。上游新闻记者 周本帅 摄

现象:美食引流、服务接招,荣昌接稳流量

在网上,“卤鹅哥”在短视频平台不断走红,吸粉无数;在街头,铺盖面大爷因扯面连轴转而“扯出痛苦面具”,引发网友调侃并登上热搜;在古镇,夏布技艺体验区座无虚席,荣昌陶工坊游客络绎不绝。每一个爆点的背后,都是荣昌地方文化与真实生活的集中呈现。

5月5日,荣昌区文旅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五一期间,大量游客的涌入,让‘千年荣昌’的历史文化、非遗技艺和特色美食获得了更广泛传播。荣昌陶、夏布、折扇等国家级非遗文化遗产以及荣昌卤鹅等地方美食品牌,通过游客的口口相传和社交媒体的广泛扩散,迅速提升了它们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记者注意到,荣昌的“出圈”不仅依靠文化和餐饮符号的亮相,更得益于城市服务体系的高效响应。五一期间,荣昌文旅系统与多部门协同作战,保障城市以良性节奏接稳流量的“压力测试”:交通方面,临时开通多条免费旅游专线,高铁日均增开10趟班次,方便游客快速通达;城市环境方面,实行城区免费停车,开展城市风貌整治,提升市容市貌与游客舒适度;餐饮方面,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对外开放,成为游客口中的“性价比担当”。食堂一位主厨笑称:“一天要炒180多斤肉,手都炒麻了。”住宿方面,部分热心市民与单位主动为游客提供免费住宿,为接住流量注入一份热乎乎的温情。

在城市文化与城市服务的双重支撑下,荣昌以稳定、有序的节奏承接住了这波流量潮。上述文旅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更在乎的是:游客来了之后觉得‘值’,愿意再来。”


荣昌卤鹅销售火爆。 上游新闻记者 周本帅 摄

揭秘:不复制别人,走出“非遗+”融合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荣昌这次的“出圈”并非偶然,也包含了许多“必然”:有文化基础,有服务兜底,有情绪共鸣,更有学习提升。早在四月,荣昌区就组队赴山东淄博考察当年“烧烤出圈”的案例。调研归来,荣昌明确自己的道路:学习方法,突出自身特色,形成符合本地实际的融合发展路径。

“我们有卤鹅,也有城市烟火气,但我们更看重的是荣昌独有的非遗基因与现代旅游体验的融合,构建了一个多节点、沉浸式的体验场景。”上述文旅部门工作人员告诉上游新闻记者。

在这一理念下,荣昌构建了“非遗+美食+研学+节庆”四位一体的多元旅游体验模式:非遗体验方面,游客可在荣昌陶工坊拉坯烧窑,在夏布小镇学习编织,在折扇坊绘制扇面,游客亲手完成的作品可打包带回;研学营地针对亲子游设计陶艺、夏布、城市记忆课程,长线吸引回访;文创转化方面,当地有以夏布为原料制作红衣、抱枕、扇子,也有荣昌陶制成的卤鹅盒、香薰罐,兼具实用性与文化性;在节庆活动方面,当地还举办了青年音乐节、低空飞行表演、“渝味360碗”联展等30余项活动,打造“城区即景区”的沉浸感。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17:00,夏布小镇接待游客达83.71万人次,同比增长687.90%。

记者发现,通过这些“可参与、能带走、想再来”的“非遗+”模式,荣昌正逐步将文化IP转化为游客黏性。“我们不追求瞬间爆红的短暂‘流量’,而是努力转化为游客愿意二刷、三刷的持久‘留量’。比如,在研学过程中,穿插品尝荣昌卤鹅等特色美食,让游客从视觉、触觉、味觉等多维度感受荣昌文化的魅力。”荣昌区文旅部门的工作人员说。


安陶小镇工艺作坊李,不少孩子在亲手制作陶器。上游新闻记者 周本帅 摄

未来:流量变“留量”,从三方面持续发力

五一的热闹终会退去,让游客留下“好吃”“有趣”“值得再来”的口碑,或许才是一座城市文旅真正的成功。荣昌能否将一次爆红转化为持续吸引力,正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荣昌区文旅部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此次火爆出圈更像是一场“系统演练”。瞄准未来,荣昌已着手推进从“流量”向“留量”转化的系列举措。据记者了解,在景区业态、旅游线路、品牌建设等三方面,荣昌文旅系统正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为城市文旅发展“按下升级键”。


游客排队品尝荣昌铺盖面。 上游新闻记者 周本帅 摄

在景区体验上,持续植入非遗技艺工坊、美食市集、夜间露营等多元内容,打造沉浸式场景;面向亲子群体推出研学课程,鼓励游客深度停留。在线路设计上,联合川渝周边城市打造“非遗探秘之旅”“美食寻味之旅”,并上线“旅游护照”打卡活动,激发回访动力。在品牌建设方面,荣昌打造“千年荣昌”IP品牌,通过非遗故事、文创产品、“卤鹅哥游巴蜀”等主题内容,打造可持续传播生态。

记者注意到,荣昌不是在热度中自嗨而是系统性布局,扎扎实实做服务。这种“补好底座”的姿态,在某种程度上,比“出圈”本身更值得称道,也更契合“千年荣昌等你来,来了就是一家人”的旅游口号。

“流量终会褪去,但游客体验留下的印象,才能带来下一次回访。”上述文旅部门工作人员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荣昌文旅会把服务体验做扎实,走一条游客耐看、耐耍、耐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上游新闻记者 冯盛雍 王淳 实习生 汤思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力量钻石:7月28日融资买入1... 证券之星消息,7月28日,力量钻石(301071)融资买入1449.43万元,融资偿还1448.93...
洪森儿子“剧透”会议,中国给柬... 在柬埔寨与泰国边境的炮声中,东南亚区域的和平与稳定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过去几周,这场突如其来的...
“废材”变景致 环保入人心 宝... 市民在用枯木做成的“机车”里拍照留念 绚丽多彩的蝴蝶、霸气十足的机车、文艺范十足的吹拉弹唱木偶……近...
指尖的艺术:用硅胶珠与天珠编织...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玻璃窗,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条戴了三年的素链,金属扣早已...
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举办“上海日”... 新华社纽约7月28日电(记者刘亚南)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26日在美国纽约市联...
原创 身... 洪武三年,明朝局势已定,朱元璋也开始分封功臣。当年追随他打下大明江山的人,也都变成了明朝的肱骨之臣 ...
原创 她... 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唐朝是一个最繁华的年代了,也因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出现,使得当时的后宫黯淡无光。但其...
原创 北... 引言: 人才能够引领国家发展强大,即使在古代社会,皇帝具有生杀大权,但是也要重视对于人才的培养,马致...
原创 三... 通行版《三国演义》就是大家手头上看到的这版,也称毛版的《三国演义》。演义以刘氏政权为正统,以曹魏、东...
原创 世... 若说起长寿的动植物的话,我们想起的会是什么呢?是乌龟还是鲸鱼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你觉得什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