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AI助力文旅热起来,探寻更多的“诗和远方” 文化中国行非遗雅韵中国年 文化中国行新泰融媒
创始人
2025-05-04 21:32:06
0


穿上酷似“机械装甲”的外骨骼机器人,游客爬山“如履平地”;数字人变身贴心导游,提供沉浸式导览服务;人形机器“入职”景区,“旅行搭子”越来越智能……当AI与文旅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多地旅游景区“花式整活”,展示了AI赋能带来的新玩法、新体验。业内专家表示,AI与文旅融合已进入“场景深挖期”,正在重构文旅产业的全链路价值。


从“登山神器”到伴游体验,大批机器人涌入景区

“爬台阶的时候,不用使劲腿就抬起来了”“感觉特别轻松,登山杖都不用了”……五一假期期间,不少游客在泰山景区体验“爬山神器”外骨骼机器人后,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泰山景区在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设立了3个外骨骼机器人租赁点,截至目前,累计服务超3000人次,老年游客使用占比达62%。这款重1.2公斤的设备,如何实现爬山仿佛“开外挂”?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外骨骼机器人内置的AI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惯性导航模块,能在攀登陡峭的十八盘时自动调节助力强度,为佩戴者节省30%至50%的体力。此外,它还能实时监测身体状况,具备紧急呼救、景点讲解等功能。

“五一之前投放了500台,大约在暑期之前会投放1000台。”泰山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厚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外骨骼机器人现在基本属于满负荷运转,深受游客喜欢。

AI浪潮席卷,与不断探索“文旅+”的景区一拍即合。今年以来,大批机器人涌入景区,不仅帮爬山,还能陪拍照、唱歌跳舞、做导览,成为景区的吸睛亮点。


在镇江金山景区,人形机器人金小智通过语音交互系统,为游客讲述金山的历史典故,演唱经典歌曲《千年等一回》;在北京古北水镇景区,智能机器狗不仅承担巡视、安全预警等基础职能,还与虚拟李白对诗、演绎国风舞蹈、陪伴游客逛街合影;在武汉火车站,人形机器人小智、小丽“上岗”,一边挥舞手臂示意,一边进行宣传引导……这样人机交互的欢乐场景,逐渐在全国景区遍地开花。

从行程规划到运营管理,AI变身智慧“旅行搭子”

五一假期去哪里玩?怎么做攻略?很多年轻人的回答是:先问AI看看。

“假期出游担心人挤人,AI帮我挑选了这些小众人少的旅游地”“AI帮我制订的旅游计划,大家看看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如今,用AI做旅行攻略成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贴心的智慧“旅行搭子”正在变得触手可及,不仅解锁了新玩法,还收获了“流量密码”。

打开智慧文旅平台“下扬州”,行程规划、智能导览、互动体验等服务一应俱全;在南京牛首山,游客使用“慧行牛首”小程序,不仅能查看停车场空位、洗手间位置,还能通过AI算法推荐最佳浏览路线;各地景区客流热力图就像“天气预报”,一目了然地显示各个景点的舒适度,提醒游客错峰浏览。

打卡热播剧《我的后半生》同款路线,获得出行前的智能规划、活动推荐等服务……5月1日,“AI南京”智能文旅指南平台正式推出,融合了南京全市800个涵盖展览演出、乡村游、城市夜游等多元领域的文旅场景及活动资源。南京文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假期,我们要让市民通过技术手段感受到‘文化南京’的深度与温度。”


AI不仅成为游客的智慧“旅行搭子”,也是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引擎”。在贵州安顺,AI通过对黄果树瀑布等景区的历史客流数据、实时天气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能够准确预测客流高峰。基于预测结果,景区提前规划调配摆渡车等交通工具,缩短游客排队时间,确保景区客流处于可控状态。今年以来,安徽黄山、江西武功山、重庆三峡龙脊等多个景区先后接入DeepSeek大模型,优化了智能交互、场景服务和伴游体验。不仅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也为景区带来更高的运营效率。


从“时空穿越”到非遗活化,沉浸式项目不断涌现

今年春节,无锡拈花湾打造的AI创意短视频惊艳世界。五一假期期间,无锡拈花湾AI塔千架无人机组成的烟花秀,还原了AI创意视频中“天空之环”“最炫烟火”等场景,虚实交融的视频转化为沉浸式的实景演绎,令现场观众惊呼不断。


拈花湾打造出令世界惊艳的文旅新坐标,“造梦空间”的背后,是非遗与AI等技术的跨界融合。《“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虚拟展示、智慧导览等新型旅游服务”“推动智能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市场治理‘智慧大脑’、交互式沉浸式旅游演艺等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随着AI技术在文旅领域加速应用,沉浸式旅游项目在各地不断涌现,成为广受关注的新业态、新产品。

在文旅融合创新实践中,江苏依托AI技术开创传统文化IP转化新范式。如南京云锦研究所利用AI纹样生成技术,游客可设计专属云锦图案并现场织造;无锡惠山泥人馆上线“AI师徒系统”,通过动作捕捉还原非遗传承人的技法细节,让年轻人在虚拟工坊中体验“捏塑十八法”;南通蓝印花布引入AI设计系统,将传统纹样解构为参数化模块,设计师可快速生成符合现代审美的衍生品……

“从去年开始,AI与文旅的融合已进入‘场景深挖期’,在三个维度迸发创新能量,包括非遗活化新范式、智能伴游新体验、极限场景突破。”中规院长三角文旅研究院刘畅博士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I正在重构文旅产业的全链路价值——对于游客而言,可以预判需求、体验升级;对于管理者而言,在智慧调度、遗产监护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产业方面,非遗产业链重塑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同时借助AI,文旅经济新物种正在不断产生。

“文旅行业在引入AI技术的同时,要警惕‘技术悬浮陷阱’,坚守文旅本质。”刘畅提醒,在文化根性守护方面,需遵循“传承人主导原则”,避免技术替代侵蚀文化基因;在数据主权平衡方面,景区人脸识别系统采集的数据,可以借鉴浙江乌镇“数据信托”模式,加密存储于国资云平台,防止商业滥用,同时建立“数字反哺”机制;在人机协同进化方面,应坚持“AI助手,人类主理”模式,如成都“AI+川剧”的特色IP,在票务营销端使用AI生成式宣传片,而在变脸环节则要保留并传承真功夫。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史童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郑东新区:上岛逛“好好生活&q... 大象新闻记者 李鑫 罗雅静 通讯员 韩向前五一假期过半,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金融岛热度不减,郑州银泰i...
游客免费入住局长家?游客不应“... 湖北宣恩文旅局长腾出自家房间安置游客甘肃陇南开放学校宿舍重庆荣昌政府食堂为7000游客备餐这个“五一...
新华全媒+|热衷“City W...   正值“五一”小长假和五四青年节,不少年轻人在街巷深处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于市井烟火中捕捉生活的...
四川富顺赵化镇“千人坝坝宴”吸... 林柯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五一期间,自贡市富顺县赵化镇热闹非凡,以“假期走赵化,好吃又好耍”为主题的...
文化中国行|AI助力文旅热起来... 穿上酷似“机械装甲”的外骨骼机器人,游客爬山“如履平地”;数字人变身贴心导游,提供沉浸式导览服务;人...
石楼:自然奇观与文旅创新共绘“... “五一”假期刚刚开始,我县黄河奇湾景区便迎来客流高峰,景区以“青铜文化+黄河风情+非遗体验”为核心,...
(走进中国乡村)年轻人“躺进山...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社贵州黎平5月4日电 题:年轻人“躺进山海” 贵州千年侗寨迎客来作者 周燕玲清晨...
读史老张:寻访“天空之城” 璇... 前些日子,我和妻子去澳大利亚旅游。正在那里留学的女儿说,她来做旅游攻略,不走寻常路,保证让我们满意。...
枫泾古镇迎来大客流 枫泾古镇迎... “五一”假期天气晴好,市民游客出游热情高涨,因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金山区枫泾古镇深受市民游客的喜欢,...
加速向“新”点燃新引擎‌ 一季... 央视网消息:哈尔滨“亚冬会”点燃冰雪激情,电影《哪吒2》热映火爆全球,今年一季度,从冰天雪地到春暖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