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2025“燃冉”计划——“回到街区!”在上海新天地东台里正式启幕,这也标志着新天地XINTIANDI与UCCA携手打造的“燃冉”青年艺术家孵化计划三年战略合作圆满收官。活动以“回到街区!”为主题,将艺术现场延伸至承载沪上历史记忆的东台路,并联合三联人文城市发起街区分享,邀请上海市民与各界嘉宾共探艺术与城市空间发展的未来。
“燃冉”计划自2022年启动以来,以上海大新天地街区为艺术实践场域,三年间在公共空间累计呈现近百件艺术作品。通过公开招募收到超1300份艺术家申请,经15位初评委与14位文化顾问委员会专家双重评审,为50余位中国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创作支持与展示平台。三年艺术季主题各有侧重:2022年“回环之歌”奠定“现场性艺术实践”基调;2023年“CITY JUMP跳动吧,城市!”推动艺术与社群互动;2024年“响亮的吻”深化跨领域共创模式,联动多方构建多元公共现场。

本次收官活动由“回顾展”“街区分享”“露天剧场”三个单元构成,立体呈现“燃冉”三年探索轨迹。回顾展以“记忆重构”为线索,将景片装置、艺术家物件融入东台里街区,SO CREATIVE STUDIO设计的抽象人形立牌错落分布,主展墙再现新天地壹号等地标记忆,配套纪念报纸供行人取阅,让观众在漫步中触碰“燃冉”历程。
11月15日,“燃冉”街区分享会在专属“城市剧场”举行,活动免费向公众开放。比较文学学者梁永安、历史学家王笛、建筑师何志森、科幻作家陈楸帆等六位不同领域讲者,结合自身研究与经验,围绕“激活街区公共场域、找回人际联结与城市温度”展开探讨,为公众带来思想盛宴。

同日,“燃冉”露天剧场推出2023年“燃冉”融合创新奖得主袁可如的全新作品《墟市图考》。该作品以东台路历史为核心,以“记忆考古”与“公共流动性”为线索,将艺术家的童年记忆、对东台路城市文化的研究与收集的旧物史料,编织成一场多重叙事的表演实验。作品设置三条行动路径:A线聚焦古玩珠宝街的“物”之记忆,B线灵感源自本地古地图《天下全舆总图》,C线通过互动还原花鸟市场邻里温情,让艺术深度融入市井,在真实的街巷中激发新的城市感知与社区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