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梨花 画作/傅继英
多年来,傅继英老师始终坚守 “艺术向善” 的初心,积极投身助学公益事业,用笔墨之力为寒门学子搭建求学桥梁,以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与温暖,其悲悯情怀与责任担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凭借深厚的艺术造诣与高尚的人格魅力,她的作品备受青睐,不仅被众多书画爱好者、收藏家悉心珍藏,更被海内外知名人士、文化机构及政商界精英视作兼具艺术价值与精神内涵的文化瑰宝。


傅继英老师书法作品《博雅达观》便是典型代表,以笔墨为载体,将汉字的形韵与人生的哲思融为一体,四字笔墨苍劲有力,气韵贯通,既彰显了书法艺术的审美张力,更传递出一种兼具智慧与气度的生命境界。深入解读其内涵,探寻其适配的悬挂场所,便能发现这不仅是一幅书法作品,更是一剂滋养心灵、涵养气度的精神良方。


“博雅达观” 字字珠玑,意蕴深远。“博雅” 二字,指向内在的涵养与学识。“博” 是广度,是博览群书、涉猎古今的学识积累,是对世界万物保持好奇与探索的求知态度。“雅” 是高度,是脱离俗鄙、温润谦和的品格修养,是历经沉淀后形成的审美格调与精神气度。二者相辅相成,无 “博” 则 “雅” 失之空洞,无 “雅” 则 “博” 流于粗疏,唯有学识丰厚且品格高雅,方能称得上真正的 “博雅”。


而 “达观” 二字,关乎外在的心境与格局。“达” 是通透,是看透世事本质、洞悉发展规律的清醒认知。“观” 是心态,是不困于一时得失、不扰于世事纷扰的平和胸襟。达观者,既能坦然接纳人生的顺境与逆境,也能在纷繁复杂中保持内心的澄明,以从容姿态应对人生万象。“博雅” 与 “达观” 相融相生,以博学滋养精神底色,以达观调适心性格局,构成了一种兼具深度与广度的生命境界,既是向上生长的力量,也是向内安定的底气。


傅继英老师的这幅书法作品,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寓意与高雅的艺术格调,适用于多种场所,为空间注入精神气韵。在书房,它是文人墨客的精神坐标。书房作为读书治学、沉淀思绪的私密空间,悬挂《博雅达观》,既能时刻提醒使用者以 “博雅” 为治学目标,潜心积累学识、涵养品格,又能以 “达观” 为心境指引,在求学路上不骄不躁、不畏艰难,于笔墨书香中体悟治学与修身的真谛。在办公室,它是职场人士的处世箴言。职场如江湖,难免遭遇竞争与挑战、得失与起伏。这幅作品能为空间注入沉稳大气的氛围,提醒使用者以 “博雅” 之姿提升专业素养与格局视野,以 “达观” 之心应对工作中的变数与压力,做到不为一时得失所扰,在变局中洞见方向,保持从容不迫的工作状态与待人处事的气度。在客厅,它是家庭的文化底色与待客之道。客厅作为家庭生活与接待宾客的重要场所,悬挂《博雅达观》,既彰显了家庭的文化品位与精神追求,也传递出包容谦和、从容豁达的待客态度,让到访者在感受艺术之美的同时,体悟到主人的胸怀与气度,为家庭氛围增添一份温润谦和的人文气息。在茶室等休闲场所,它则与茶的清雅意境相得益彰,提醒人们在品茶闲谈中,放下俗世喧嚣,以 “博雅” 之心感受生活之美,以 “达观” 之态接纳人生百态,在慢时光中滋养心灵。


傅继英老师书法《博雅达观》,以笔墨为桥,连接了艺术之美与人生之哲。它不仅是一幅值得珍藏的书法佳作,更是一位无声的人生导师,无论悬挂于何处,都能以其深厚的寓意滋养心灵、涵养气度,让人们在感受书法艺术魅力的同时,体悟到 “博雅达观” 的生命智慧,在人生路上保持向上的力量与向内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