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的一幅手绘真迹,银杏叶大小,快来武汉园博园长江文明馆观览吧!
创始人
2025-11-15 20:31:16
0

极目新闻记者 陈希

摄影: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

通讯员 徐志刚

百闻不如一见。想看达·芬奇的手绘真迹吗?

15日,《奇遇江城——解密达·芬奇的自然美学与文明灵感》,在位于武汉园博园内的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开展,为大家呈现达·芬奇细腻而唯美的多维创作世界。

达·芬奇手绘真迹《老妇人的脸》

此次展览以传奇人物——达·芬奇与其多领域创作成果为主线,结合自然元素,科学解读达·芬奇创作灵感来源。

策展团队介绍,展览内容囊括达·芬奇不同时期的作品及珍稀纪录资料,展品包括中西方古书籍7件、达·芬奇真迹手稿1件、40件实物还原模型,30多件数字修复艺术品,70多件数字重建修复手稿;自然科学标本约140多项,2件珍贵文物。其中约150项展品由意大利引进。

达·芬奇的一幅手绘画碎片真迹《老妇人的脸》,是本次展览中最重磅展品之一。“非常小巧,大约一片银杏叶大小。”观展的朋友们类比道。

这份手稿残片创作于1490-1510年间,是达·芬奇用金属尖笔与棕褐色墨水在直纹纸上勾画的一位侧脸老妇人(“梅加拉”)的肖像。手稿残片为不规则的八边形,稿中线条采用从右下至左上的斜向排线风格,是达·芬奇手笔的标志。作品展现了达·芬奇对捕捉夸张人类表情和独特面部特征的痴迷。

专家在讲解《老妇人的脸》

手稿是在一本罕见的1651年版《绘画论》的暗袋中发现的。达·芬奇去世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收藏家庞培·莱奥尼曾负责整理其大部分散落的手稿,习惯将小型肖像残片裁成特殊形状编入不同的收藏集中。

此次展览有展品赏析,还将追溯达·芬奇创作生涯,深入不同时代背景,揭示创作者视角,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灵感来源。

比如,透过全球收录古籍原件及达·芬奇手稿资料,会发现曾出现与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相似的设计理念。

此外,大量手稿复制品、机械设计还原装置以及自然动、植物标本,则为观众完整呈现从创作理念到实物复刻过程,立体诠释创造性思维。

还原《最后的晚餐》

同时,借助数字还原修复技术,观众可近距离观赏《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等作品原貌色彩与细节。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可穿戴设备产生的真实与虚拟结合、人机交互的XR解密游戏以及《达芬奇・时空之轮》等项目,更为观众提供“走”进达·芬奇世界的沉浸式体验。

《蒙娜丽莎》

“此次展览是长江文明馆首次引进美育科技的一次国际交流展,也是通过艺术形式展现中西文明对话和交流互鉴的一次展览。”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博物馆事业部部长刘昕表示,展览将引领观众感受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学结合的魅力,唤醒观众好奇心和创造力,激发创新世界的思维和活力,推动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据介绍,此次展览由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意大利达芬奇学院(Leonardo da Vinci Academy)、广州易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展览时间持续至2026年6月。

(来源:极目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以其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出色的治国能力而闻名。然而,在刘备的一生中,有一个...
加入这场沉浸式艺术实验,寻找与... 罐体侧壁的影像内容与指针运动同频共振,不断切换时空形态,重构着空间的视觉与心理意义。位于上海油罐艺术...
2024年度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 近日,在上海浦东举行的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重要活动——“第十届上海对话”高峰论坛上,“2024...
原创 曾... 1864年7月19日中午,湘军在太平天国的最后一役中通过引爆埋在地道里的火药,成功攻破了天京城,宣告...
琉球独立时机已成熟!人民日报刊... 日本对琉球的统治自始至终缺乏法理基础。《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主权仅限于本土四岛,而...
中拍协:2024年全国文物艺术... 近日,在上海浦东举行的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重要活动——“第十届上海对话”高峰论坛上,中国拍卖行...
问界M9闪耀2025中国电影金... 11月15日,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暨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厦门举办。作为本届电影节...
贵州5岁男童被拐38年后成了福... 年过七旬,贵州遵义的葛友华和妻子,终于找到已经被拐38年的儿子葛永。 11月13日,他们通过警方线上...
原创 如...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和赵云,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猛将。那么,如果让这两位武艺超群的将军进行一场单挑,...
原创 三...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我们常听到的说法,但大家也许会疑惑,既然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才过去两千多年,为什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