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1月15日报道:“不用望远镜,也能触摸星云肌理;不出上海,就能沉浸式漫游银河!”源自瑞典的影像展《太空:内在的辉光》登陆上海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这场跨越科学与艺术的宇宙主题盛宴,将持续至2026年3月8日,用20组全球顶尖艺术家的多元创作,为苏州河畔带来一场“抬头见苍穹,低头思自我”的沉浸式体验。

作为曾在斯德哥尔摩、塔林引发观展热潮的升级版本,本次展览由Fotografiska全球展览总监约翰·维克纳与独立策展人龙星如联合操刀,核心灵感源自爱因斯坦的“内在的辉光”——这位科学巨匠曾说,若没有感知与情感的联结,“宇宙不过是一堆尘土”。
展览以此为魂,用三个层层递进的篇章,搭建起从“仰望宏观宇宙”到“审视内心世界”的桥梁,让观众在黑暗与光影的交织中,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漫游。

一踏入展厅,深邃的空间氛围瞬间将人从都市喧嚣中抽离:月球表面的环形山肌理被放大至墙面,每一道沟壑都清晰可辨;银河星云的绚烂色彩在影像作品中流动,仿佛伸手就能触碰星际尘埃;还有融合了东方水墨意境的宇宙图景,将古老文化与现代探索奇妙相融。“原来宇宙可以这么美,既像科学纪录片的写实,又带着艺术的浪漫想象”,开展后专程打卡的观众李女士忍不住举起手机记录,“有一组展品色彩和细节太震撼了,像闯进了真实的太空”。

这场展览的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科学与艺术的边界。瑞典艺术家塞西莉亚·厄马姆与戈兰·厄斯特的作品,以天文观测数据为基础,精准还原宇宙的壮丽;英国艺术家安德鲁·格拉西则反其道而行之,用蛋彩画手工复刻摄影作品,从上海市民千张投稿中提取灵感,让机械成像多了手作的温度;中国艺术家陈滢如、刘昕等则注入东方视角,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融入宇宙影像,赋予作品独特的人文底蕴。

策展人龙星如表示,展览不止是呈现宇宙的视觉奇观,更希望让观众在宏大与渺小的对比中找到精神共鸣:“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其实也是在回望自己的内心。希望这场展览能让大家在繁忙的生活中慢下来,感受宇宙的包容与自身的‘内在辉光’。”据悉,展览期间还将推出艺术家分享会、宇宙主题沙龙等配套活动,为观展增添更多深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