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一组名为“Bund Bund 墩”的城市家具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这些可坐可赏的模块化装置,核心材料并非名贵石材或特殊木料,而是曾经被视为城市负担的污泥——经过创新技术转化而成的泥晶玻璃ReSilt Vitro™。

这一创新材料源自上海设计周可持续实践中心(SPC)与上海复洁科技的联合研发。研发团队采用“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与“污泥焚烧灰渣玻璃化”技术,将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上海城市污泥转化为具备晶体质感的新型材料,让原本难以处理的废弃物成为可见可触的实用载体。这种转化不仅解决了污泥处置的环保难题,更通过设计赋予其全新的美学价值。
“Bund Bund 墩”的设计巧妙呼应了西岸从工业遗存到文化地标的转型脉络,模块化结构使其可自由拆解组合,既可用作独立座椅,也能拼接成“Bund Bund 岛”这样的社交空间装置。人们在此休憩交流的同时,也能直观感受“城市循环”的理念。而衍生出的“泥晶煤球”产品,更是延续了上海往日的日常生活景象,让可持续设计融入日常场景。

从公共空间的艺术装置到贴近生活的衍生品,泥晶玻璃构建起一条连接城市废弃物与日常生活的可持续感知链。它证明设计与科技的结合,能让“废弃”成为“共生”的起点,也为城市循环发展提供了兼具环保价值与人文温度的新路径。这种让生态理念具象化、可体验的实践,正在为可持续设计注入更鲜活的生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