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聚力绽芳华 文艺志愿润铜仁——记铜仁市仁义志愿服务艺术团的“不老舞台”
创始人
2025-11-14 16:01:51
0

铜仁有这样一支特殊的文艺队伍:他们平均年龄超过60岁,却精神矍铄、步履铿锵;他们曾是领导干部、文艺骨干、企业职工和社会贤达,如今退而不休,以歌声传递信仰,用舞姿播撒文明。这支由千余名“银龄”志愿者组成的铜仁市仁义志愿服务艺术团(铜城仁者老干先锋志愿服务队),正以蓬勃之姿,在政策宣传、文化传承、民生服务的舞台上绽放出别样风采。

“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铜仁市仁义志愿服务艺术团(铜城仁者老干先锋志愿服务队)写在节目单首页的初心。从2017年一路走来,这支队伍从“老年健康活动协会”蜕变为如今千余人的文艺志愿劲旅。副县级以上退休干部近20人、中共党员近80人……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张张带着皱纹却神采飞扬的脸,是一颗颗“还想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的赤子之心。

团长任坚强常说:“咱们不是来表演的,是来‘说话’的——用文艺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说党和政府想传达的话。”于是,社区广场、乡村戏台、敬老院庭院,都成了他们的“流动剧场”。

红色旋律激荡 初心薪火相传

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精神血脉,是这支艺术团最动人的篇章。

印江自治县木黄镇,一场特殊的情景剧正在上演。

舞台上,红旗漫卷,军号嘹亮,老演员们用略带沙哑却饱含深情的嗓音,重现1934年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的动人场景。这是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歌舞剧《永恒的丰碑·木黄》。一位老演员抹着汗说:“我们不是专业演员,但我们是真心想把这些故事讲给年轻人听。”该剧被列为印江自治县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内容,县委书记盛赞:“这是将红色文化发掘推向高潮的力作!”

在石阡困牛山战斗题材的情景歌剧《红军哥哥你慢慢走》中,当老演员颤声喊出“百姓在前,子弹不能朝下打”时,台下观众悄悄抹泪。一位大学生志愿者动情地说:“我从没想过,红色故事可以这样‘走心’。”

从剧本创作到音乐编排,从服装设计到舞台调度,全部由团队成员自主完成。“我们要用自己的方式,把铜仁的红色记忆唱出来、演出来、传下去。”一位老党员演员深情地说。

文化惠民润心 打造品牌热潮

群众在哪里,文艺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仁义志愿服务艺术团持续推出一系列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品牌活动,掀起一阵阵文化热浪。

连续两年举办的“千人红歌大合唱”气势恢宏,唱出了爱党爱国的时代强音,获市委宣传部和社会工作部充分肯定;舞蹈大赛、旗袍走秀大赛点亮城市夜空,吸引数万市民驻足观赏;策划主办的铜仁古城文化艺术节,融合京剧、戏剧、话剧、红歌演唱、民族舞等多种形式,场场爆满,游客纷纷点赞:“这才是有温度的城市文化。”

每逢周末,铜仁古城墙下琴声悠扬,票友们粉墨登场。团队长期坚持开展“京剧票友日”活动,打破传统艺术“曲高和寡”的壁垒,让更多普通群众走近国粹、爱上国粹。

今年5月的一场文化交流,让北京和铜仁因国粹结缘。

碧江南长城大酒店里,七旬的刘阿姨描着京剧妆容,与北京春藤社会促进中心专家组的票友同台演唱《贵妃醉酒》。唱罢,她握着对方的手说:“没想到能在铜仁遇到知音!”京腔黔韵,在此刻水乳交融。

志愿脚步不停 温情洒满城乡

文艺之外,更是奉献。这支队伍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更是文明的践行者。

在梵净山景区,他们的快板表演让游客驻足;在江口县农村,一曲山歌对唱拉近了城乡距离;在敬老院,老人们在《南泥湾》的旋律中轻轻打着拍子,眼角闪着泪光。

疫情期间,这些“银发战士”戴着红袖章,守在社区门口量体温、送物资;重阳节里,他们提着糕点走进孤寡老人家中,一边包饺子一边哼着小调;在残障人士服务中心,他们拉着特殊孩子的手一起跳舞,那一刻,艺术成了最温柔的桥梁。

端午的粽香里,他们教年轻人包传统三角粽;国庆的月光下,他们在三江公园的舞台上翩翩起舞。正如常务副团长刘聪权所说:“只要群众还需要,我们的舞台就永远不会落幕。”

岁月染白了他们的发,却未曾褪去他们心中的火。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这群“银发文艺轻骑兵”正用最朴素的方式,书写着“老有所为”的最美注脚——舞台不必华丽,真心最动人心;年华终会老去,但青春永远活在热爱里。

记者手记:

他们是岁月沉淀的智者,也是热情洋溢的追梦人。当白发与红歌相遇,当初心与舞台重逢,我们看到的不只是艺术的魅力,更是一个群体对时代的深情回应。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这群“铜城仁者”正以自己的方式,让文明之花常开不败,让志愿精神熠熠生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樊一 杨艳

编辑 蔡义桂

二审 凌洁

三审 杨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50万书法大奖宁缺毋滥? 50万大奖宁可空着也不发! 评审"吹毛求疵",是守底线还是毁艺术? 当50万元特等奖证书在展厅里...
戴培仁 | 阅兵展国威 艺心颂... 【戴培仁题】 艺术家简介 戴培仁 字瓌,号象外斋主,别号墨波培仁。1952年生于安徽界首。自幼习画...
美国艺术家在K11铺展“永绿之... 上海K11美术馆近日五展同启,邀观众共赴一场当代艺术盛宴。其中,“永绿之境”展是美国艺术家海莉·巴克...
《越翎欣气》俞中保艺术展里上演... 火舞锦缠、云山苍茫,巨大的火山岩浆从三层高处缓缓流下,蔓延到观众的脚边,冲击着观众的视觉观感。在暗黑...
上海浦东文华东方酒店携手上海久... 上海浦东文华东方酒店携手上海久事美术馆,以其“浪奔 · 浪流 —— 2025陈幼坚、欧阳应霁双个展”...
大漠丹青——常书鸿艺术展在河北... 人民网石家庄11月14日电 (记者商帆)河北博物院联合河北省图书馆、浙江省博物馆共同举办“大漠丹青—...
“中国毕加索”库淑兰以民间匠心... 一位裹着小脚、出自咸阳农村的老太太,凭借一把剪刀、一沓彩纸,为何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
原创 历...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中提到,张居正的道德标准并不算高尚。陈泽敏则认为,张居正无疑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原创 历... 引言 如果你曾看过周星驰版本的《鹿鼎记》,你一定不会忘记韦小宝巧妙智擒鳌拜的那一幕。影片中的鳌拜被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