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尹星云)日前,北京演艺集团第六届人才演出季主题活动——“匠心无垠·智启新章”艺术论坛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办。活动聚焦“人才为本、科技赋能”双轴驱动,特邀业内专家担任论坛嘉宾,并汇聚首都文化科技集团系统优秀人才代表,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各大文艺院团带头人、青年优秀创作人才及高校学生代表,共同围绕艺术与科技融合、人才梯队建设、人文精神传承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活动在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创排的《向新而美》中开场,中国评剧院三代艺术家谷文月、王丽京、彭雅楠同台演绎《花为媒》经典选段,并在演出间隙分享各自学艺、从艺与传艺的心路历程。北京民族乐团奏响《金戈铁马》,以恢弘气势展现传统艺术的当代感染力;北京曲艺团推出的AI创演作品《文科创融启新程·京韵潮声振九霄》,通过人工智能与传统曲艺的有机融合,生动呈现科技助力艺术创新的前沿成果;各院团青年代表联袂献演的《美丽的日子》,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充分展示了京演新生代的艺术风采与创造活力。
自2019年启动以来,北京演艺集团打造的“人才演出季”已举办六届,逐步构建起集发掘、培育、展示于一体的青年艺术人才孵化机制,累计为超过百名艺术工作者搭建起才华绽放的舞台。
首都文化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北京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董宁在《向上的阶梯》主题演讲中,系统总结了六届“人才演出季”在平台搭建、创作推动与人才孵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她表示:“面对AI时代,集团坚信艺术的核心始终是人的温度与情感,我们从不以科技替代艺术,而是真诚邀请科技成为创作路上并肩前行的新伙伴。为此我们将推动文艺战略转型,使艺术家突破传统,成为懂算法的数字诗人、掌握VR技术的空间建筑师、实现人机共情的情感导演。当千年的人文厚度遇上日新的科技浪潮,必将迸发出这个时代最动人的火花,未来集团将持续搭建多元展示平台,构建有利于演艺人才成长的良性生态,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本届论坛的核心环节,思想对谈中,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中心首席科学家沈浩,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戏剧评论家、剧作家欧阳逸冰以及中央戏剧学院数字戏剧系党总支书记、主任宋震三位专家,与北京歌剧舞剧院歌剧团团长、作曲家亢竹青,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创作部副主任、青年导演、编剧王泽,北京民族乐团副团长、演奏家宋艺博,以及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舞美设计郑源等一线主创围绕“艺术与科技融合”展开深度交流。
活动中,还为北京演艺集团所属九家国有文艺院团负责人与本届人才演出季的优秀青年艺术人才代表授予“逐光印记”纪念徽章,并勉励广大艺术创作者以艺逐光、不负时代,共同谱写首都文艺事业的新篇章。
首都文化科技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徐哲表示:“‘人才演出季’已成长为首都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品牌。面向未来,首都文化科技集团将持续加强对演艺事业的投入,拓宽跨界合作路径,优化人才成长环境,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复合型艺术领军者,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繁荣首都文化事业注入新动能。”
本场活动以多样化的舞台呈现与前瞻性的理念碰撞,充分展示了北京演艺集团融入首都文化科技体系、开启演艺事业部新篇章所焕发的创造能量。面向未来,北京演艺集团将坚持“人才为本、科技赋能”双轮驱动,拓宽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维度,健全跨界演艺人才的育成体系,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与“演艺之都”打造持续贡献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