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拜当地时间11月12日下午,一场聚焦于培育钻石与产业创新的高端对话在迪拜展览中心成功举行。“2025中国(郑州)—迪拜产业合作交流会”借助迪拜珠宝首饰及科技展的东风,成功搭建起中国超硬材料产业重镇与中东全球贸易枢纽的合作金桥,推动双方在璀璨产业中共谋新篇。
本次交流会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与郑州高新区经济发展部共同承办。会议在充满现代活力的郑州高新区宣传片中拉开序幕,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技术创新处处长刘国正主持。迪拜DMCC珍贵宝石部门副总监穆罕默德·卡拉姆、英富曼会展集团珠宝展览部总监刘小雯、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任伟军,以及中阿双方政商界代表约80人出席了活动。

共话中原机遇:描绘“7+28+N”产业蓝图,诚邀全球客商
任伟军在致辞中,向与会嘉宾讲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河南机遇图”。他介绍,河南不仅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省会郑州已构建起“铁路双十字中心+国际航空货邮枢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立体交通体系,为国际贸易提供强力支撑。
任伟军重点推介了河南正着力构建的“7+28+N”现代化产业体系。他表示,河南已建成涵盖41个大类的完整工业体系,并正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7个万亿级集群,以及超硬材料等28个千亿级产业链加速发展。他特别指出:“全省经营主体超1100万户,规上工业企业2.5万家,超硬材料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

聚焦产业核心:郑州高新区展示“超硬材料之都”全产业链实力
随后的环节中,全场焦点汇聚于本次活动的“主角”——郑州高新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二级调研员牛道乐向全球客商进行了一场数据翔实、底气十足的深度推介。
他首先勾勒出高新区的发展全貌: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这里常住人口82万,拥有11万家市场主体,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省十分之一,营商环境高居全国前列。
牛道乐着重阐释了高新区作为“中国超硬材料产业心脏”的五大核心优势:一是全产业链生态:集聚相关企业1838家,覆盖从上游材料、中游装备到下游制成品的所有环节;二是顶尖科研实力:汇聚行业70%以上的中高端创新资源,拥有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和质检中心;三是龙头企业集群:拥有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等一批市场占有率动辄超过50%的行业巨头;四是雄厚人才储备:依托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这里是全国唯一具备超硬材料本科专业的人才摇篮;五是广阔应用前景:产品既服务于航空航天、半导体等工业尖端,也通过培育钻石品牌“黛诺”等闪耀消费市场。
他明确表示,高新区将立足“一核心三基地”的战略定位,推动产业向“新材料”与“新消费”双轨跃迁,并诚挚邀请全球企业家“与郑州高新区并肩前行”。

构建产业枢纽:自由对接促成务实合作,交流会成果丰硕
在关键的平台建设环节,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平台服务部部长李伟先生登台,向大会详细介绍了交易中心的战略定位与核心功能。在洞察行业趋势环节,英富曼会展集团的刘小雯女士解读了迪拜珠宝展的全球商机,迪拜DMCC的穆罕默德·卡拉姆先生则分享了当地珍贵的宝石贸易政策与市场潜力。
最后的自由对接环节气氛热烈。河南熠珏超硬材料有限公司、郑州纯碳科技有限公司等来自郑州的行业先锋,集中展示了其在高端产品研发与市场应用上的硬实力,成为国际客商关注的焦点。双方围绕技术合作、市场开拓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务实的洽谈,将郑州高新区的“产业实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意向”。

本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城市与产业名片输出,更标志着郑州高新区以“培育钻石”为支点,通过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这一关键平台,强势撬动全球珠宝产业格局,开启了中阿产业合作共赢的“钻石新时代”。
版权声明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