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由西泠印社、贵州省文联、贵州师大联合主办,贵州省书协和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承办的“印刻丹心·贵州书法篆刻展”在贵州师大美术馆落下帷幕。自10月10日开幕以来,该展以深厚的篆刻文化底蕴与鲜明的主题内容,累计接待观众已突破5万人次,打破贵州书法篆刻单项展览的最多观展人次。

为提升展览效果,展厅专门设计了西泠印社历史介绍图文版面,配合印社建社120周年视频专题片在大屏滚动播出,通过“主题分区+沉浸式呈现”的展陈设计,将传统篆刻印花、印石、印签、印屏与书法作品有机融合,部分重点展品更采用宣纸微喷技术与亚克力板喷绘展示,使印章的细腻纹理与书法的笔墨神韵得以清晰呈现。

据贵州省文联委员、省书协篆刻委员会主任秦良静介绍,本次展览在青年群体中引发了热烈反响,贵州多所高校艺术院系专门组织学生集体观展,将课堂搬进展厅,让学生们通过实物观摩深入了解金石篆刻的历史脉络与技艺精髓。许多中小学美术教师和市县书法篆刻工作者也带领学生前来参观,在现场设置的篆刻创作模拟工作台前观摩示范者的创作过程,亲手体验篆刻工具的使用,在互动中培养对传统艺术的兴趣。这种寓教于展的方式,让年轻一代在方寸之间感受到篆刻艺术的魅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与传承开辟了新路径。

展厅内,一方方精雕细琢的篆刻印石,搭配手拓印签,在设置展台灯光的映衬下更显雅致。白色展墙作品与暖色调射灯相得益彰,既凸显了每件作品的艺术质感,又营造出庄重典雅的观展氛围。展品内容涵盖抗战主题创作、贵州风土诗词歌赋等主题,既有西泠印社名家的命题创作,也有贵州本土老中青艺术家的创新力作,充分体现了篆刻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展览期间,社会各界观展热情持续高涨,周末更是观展高峰。除了省市领导的专门参观外,多市县书法篆刻创作者组团前来交流学习,不少家长还陪同小朋友走进展厅,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篆刻的独特魅力,在方寸印石间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展览开幕后,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作为一次成功的贵州省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展览通过篆刻这一独特的文化载体,向外界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理解。
【西泠印社简介】 西泠印社创立于1904年,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金石篆刻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其“金石篆刻”艺术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伍颖蕾
二审 黄咏琳
三审 袁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