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快到了,谷雨已过,立夏将至,天气刚刚好。
此时,在外滩,众多Citywalk中,“花间小日子”有何特别?若要拍照,在哪里,一江一河、东方明珠、海关大楼,可以尽收眼底?
答案,外滩宾旅馆联盟的“葫芦娃们”全知道。
在外滩街道,80多家宾旅馆聚集,占黄浦区宾旅馆总数的三分之一,既有沿江豪华顶奢酒店,也有众多连锁酒店,从业人员达3400余位。一年来,外滩街道推出宾旅馆行业联盟,以党建引领加强行业自律、提升服务质量、助力基层治理,让宜居、宜游、宜业的“共美外滩”成为更具吸引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在这里,宾旅馆联盟就像一根“活力藤”,串起一群爱拼才会赢的“葫芦娃”。
◆小语种像Citywalk一样热门
“小笼包,客人最欢迎,第二名是生煎!”70 后“徐堂主”一边走,一边笑答客人们关心的“好吃排行”,民以食为天,全世界都一样,即便是在外滩Citywalk。
上周五,从上午9 点半到10 点半,从古城公园到和平饭店,沿着外滩来一场Citywalk,这是“徐堂主”要为客人们带来的“花间小日子”。2岁的杨乐昕躺在小推车里,爸爸、妈妈、小哥哥轮流推着走。黄若霞和黄芷霞,一对小姐妹,不满10 岁,跟着爸妈手拉手。这两家都从香港来上海休假,跟着“徐堂主”Citywalk,其乐融融。
“堂主”,是“花间小日子”兴趣小组主理人的雅称;“花间小日子”,是外滩花间堂酒店推出的特色服务,每周都有活动排片表,从插花、茶道到Citywalk,客人们各取所需。“徐堂主”,大名徐蟾春,花间堂保安经理,自从酒店推出“花间小日子”,这位土生土长的老上海就兼任外滩Citywalk主理人,一年下来,做成了最热门的“花间小日子”。
人民路、永安路路口,外滩花间堂酒店,这个从云南丽江民宿起步的度假酒店开出了全国连锁店,2020年落户外滩街道。去年,外滩街道宾旅馆行业联盟一经推出,花间堂就成了联盟活跃分子,当时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抓紧时间学会说韩语“你好”!
去年下半年以来,来沪韩国游客激增,韩语服务也就成了“宾馆刚需”。可是,会说韩语的服务员还真不多。怎么办?培训吧!外滩街道请来专家,为联盟成员推出韩语沙龙,众多90 后、00后宾旅馆服务员参加培训。效果如何?韩国客人一进宾馆,就能听到一声亲切的韩语——“你好!”
其实,不只韩语,宾馆小语种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好比Citywalk一样热门。过了“五五购物节”,就是上海旅游节,外滩街道宾旅馆行业联盟准备邀请更多小语种志愿者加入,服务全球客人。
“过些日子,外滩Citywalk,00后大学生小语种志愿者一起来,普通话、上海话、韩语、日语、马来语、泰语、阿拉伯语……轮番谈论小笼包,够热闹!”徐蟾春说,交流无障碍,这也是“花间小日子”追求的好日子。
◆老饭店有独家“三件套”
午餐时间快到了,餐厅里,四面墙壁上,都是老照片,非常海派。
穿过餐厅,推门,过暗道,上楼,出现在眼前的,竟是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一面纪念墙上,范长江、夏衍……新闻大家的照片,赫然在目。1937年11月,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在此成立,它是中国新闻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也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前身。
“这里是山西南路200号,南京饭店,集饭店和纪念馆于一身,上海唯一一家。”南京饭店运营总监刘佳,兼任纪念馆志愿讲解员,为客人们解说老饭店和“青记”的故事,也是她的日常;賡续红色基因,挖掘、保护、传承街区红色文化资源,也是外滩宾旅馆行业联盟的一大宗旨。
南京饭店,1932年开张,家底够丰厚,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特色鲜明,文化软实力也能变成市场竞争力,南京饭店拿出了独家“三件套”。
游客一进饭店大门,迎面就是“用心文创独家定制”的大幅海报,海报上是“三件套”——复古帆布包、冰箱贴、明信片。
复古帆布包,包身图案为1932年9 月16日申报头版图,整版报道南京饭店开业盛况。有趣的是,当年这份报纸售价4 分五厘,按1 块大洋约等于500元人民币折算,这份报纸如今价值25 元。于是,帆布包售价25元。馆藏级图案,搭配天然麻色,老钱风松弛感拉满,时尚指数、实用指数、环保指数、性价比指数均为五星。最后,海报不忘推销——一杯奶茶让你胖,一个包包让你“潮”!
至于冰箱贴,图案也是当年申报头版,售价10 元。明信片,免费,海报说,“从巴黎寄一张明信片是浪漫,在上海寄明信片,是浪漫升级”,所以,“只谈感情不谈银,明信片售价免费”。
客人们看了独家“三件套”,都会忍俊不禁。这还没完,饭店大门外就是绿色邮筒,饭店前台写好明信片,出门就好邮寄了。
“文创’三件套’,是一家老饭店+纪念馆创新服务的诚意和心意,故事要讲好,还得多努力!”刘佳说。
◆社区食堂早餐进酒店
外滩没有山,有山北社区。山北社区,就在外滩苏河街区,聚集了不少“小个专”宾旅馆。
“小个专”,小微、个体、专业,服务街区经济,也有大能量。当“徐堂主”在外滩Citywalk时,山北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林维敏正在跟如家精选南京路店店长李健聊天儿,聊什么?社区食堂早餐进酒店。
如家精选南京路店,就在山西路天津路口,典型的“小个专”。山北居委了解到,辖区内不少小旅馆存在“无餐饮”服务短板。于是,山北居委搭建协商平台,街道职能部门积极推动社区食堂与宾旅馆精准对接。宾旅馆联盟成员也纷纷拿出”需求清单”——涉外酒店过半数客人是外籍人士,上海特色美食最受欢迎;经济型酒店建议推出“餐饮服务+旅游导览”,印制双语美食地图,将社区食堂纳入Citywalk体验动线,同时实现社区食堂餐饮配送进酒店,破解小微酒店“后厨困局”。
外滩470社区食堂积极回应,努力做到“一铺一方案”,做好“小个专”宾旅馆的“客堂间”,为海内外游客提供更优质服务,让每一位到访外滩的游客都能在充满烟火气的“客堂间”体验“舌尖上的上海温度”。
从黄浦江到苏州河,从人民路、永安路到山东北路、北京东路,全球消费中心城市的“待客之道”在一家家宾旅馆里开枝散叶,这样的景象,在哪里可以一览无余?距离外滩470社区食堂不远,就是外滩璞砚酒店,酒店顶楼72米高处,大落地窗外,一江一河蜿蜒流淌,东方明珠就在眼前,新老建筑错落有致,大小马路纵横交织,行人车辆川流不息,汇聚出一派繁忙、繁荣和繁华。
“一两个月后,酒店大堂要开出’小哥书屋’,请忙碌的快递小哥们歇歇脚、读读书,这也是我们街道宾旅馆联盟的新服务。”80 后徐杰是璞砚酒店负责人,他说从业20 多年,酒店参与服务新就业群体,却是一件新鲜事,有意思有意义!
原标题:《新消费·申活力|宾旅馆联盟“活力藤”串起爱拼“葫芦娃”》
栏目编辑:顾莹颖 题图来源:新民晚报 刘歆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