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所插图片主题:戈壁、胡杨、戈壁胡杨】
●●●●●●
【编者按语】不苦不累,人生无味,不拼不搏,此生白活。不问额度,流淌自己汗水、泪水甚至血水,做出做成做好做优自己,做出做成做好做优事业,终归抟凝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无悔和事业色彩。
※※※※※※
戈壁胡杨礼赞
(2003年10月06日作于从新疆钻探分队返回酒泉途中)
植物之祖的戈壁胡杨——
活着千年不死
死了千年不倒
倒下千年不朽
气吞山河的顽强精神
彰显着极强的生命力
【图片↑诗人勘测沙漠】
深秋初冬季节
男男女女踱步戈壁胡杨林间
男人迷恋
不仅仅是她的瑰丽色彩
而是她因孤芳而恬静
——为此礼赞戈壁胡杨
女人钟爱
不仅仅是他的倔强魅力
而是他因独立而阳刚
——为此情寄戈壁胡杨
【图片↑诗人钻探戈壁】
迎接着酷暑炎炎的曝晒
抵御着严寒瑟瑟的摧残
承受着干旱缺雨的考验
抗击着黑风沙暴的侵袭
【图片↑诗人2023.06.15独步死亡之海罗布泊大裂谷时摄于入口处的“雅丹佛窟”】
在万物绝迹的生命禁区
在尘飞砂扬的沙漠瀚海
你用翠绿的叶子营造生命的春天
你用摇曳的枝条绽放戈壁的盎然
【图片↑诗人孑立西域荒漠★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无助的憋屈环境
标识万物生灵的瘦土和枯水
拓展的狭小天地
构建大漠孤雁的栖息和遮挡
衍生的林带树网
诠释沙漠治理的理想和信念
【图片↑诗人2025.09.07驾车穿越塔克拉玛干暨塔里木沙漠公路时在入口处碑铭留影】
在干旱缺雨的无情烘烤中
你把遒劲的枝条绿叶
坚挺的伸向辽阔的天空
在黑风沙暴的残酷蹂躏里
你把扭曲的绵长根系
用力的扎入土壤的深部
【图片↑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暨塔里木沙漠公路途中影像】
我赞美戈壁胡杨——
高寿的胚胎
倔强的生命
水足土肥的大树难以理解
我赞美戈壁胡杨——
佝偻的身躯
深入的根系
茂密浩瀚的森林无法沟通
【图片↑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暨塔里木沙漠公路途中影像】
理解
沟通
戈壁胡杨——
拥抱干涸的旷野大地
沐浴大漠的飞砂走石
养涵水源
呵护庄园
覆盖了飞砂走石
染绿了旷野大地
【图片↑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暨塔里木沙漠公路途中影像】
戈壁胡杨——
长期主义
永不言败
你是我的字
我是你的诗
唤醒我沉睡的梦想
和煦这大地的清香
【图片↑诗人2025.09.07驾车穿越塔克拉玛干暨塔里木沙漠公路时在561公里碑处留影】
※※※※※※
【凌云诗按】2003年10月06日,中冶地西北冶勘五队党委委员高宝成、王东林、岳世东等人结束了在新疆鄯善、阿勒泰钻探分队“双节看望野外一线职工”工作,乘坐吴某师傅驾驶的沙漠王越野车从新疆返回酒泉途中,大漠孤烟,放眼望去——
缺水,使得这里的大地少了绿色,显得苍凉孤寂;
缺水,使得这里的群山少了生机,显得苍茫灰霾。
【图片↑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暨塔里木沙漠公路途中影像】
偶尔看到独立挺拔于无垠沙海中的戈壁胡杨,任凭霜冻雪压,依然顽强成长,加之我年幼龆龀时,老学究的四舅爷给我起了“凌云”笔名,涵养凌云,务酬壮志,我青年工作后,感觉要成业就要接地气,河西砂海,戈壁茫茫,胡杨挺拔,依然生长,故为自己取字“戈壁胡杨”,此情此景,突然顿悟四舅爷他老人家的良苦用心,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触景生情,潸然泪下,坐在颠簸的沙漠王越野车上,诗词天成,妙手偶得,随手记录。
戈壁胡杨被人赞誉是:“长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腐”的英雄树。我似乎读懂了戈壁胡杨的宣言:生命的历程时时充满着抗争和奋斗,抗争是为了获取生存的权利,而奋斗则是为了这段历程的绚丽多彩。
观戈壁胡杨我想到了人,有的人一生碌碌无为,平平庸庸,就像一首乐曲从始至终仅限于一个音符和一种节奏,没有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经历,没有荡气回肠震聋发聩的回响,人生便少了拼搏的激昂精彩,生命就成了打折的缺意少义。
倚靠着一棵胡杨树,我默默地问自己:“人,有的时候,还真不如一棵胡杨树么?”我在胡杨林间徜徉,脚步异乎寻常地缓慢,地上铺满了胡杨树的落叶,我本是性情中人,出于对胡杨树生存艰难的理解,以及顽强生命力的敬重,我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我不愿踩着任何一片坠地的叶子,好像踩在我的身上,更不想听到脚下传来胡杨树叶子发出轻微地呻吟,疑惑自己叹息慌张流泪。
胡杨树生长在干旱的沙漠中,因其具有非同一般的顽强生命力,所以被人们誉为英雄树,对于这样的说法,我看到了胡杨树后是异常赞赏的。
※※※※※※
【诗词出处】《戈壁胡杨礼赞》摘自王东林大型诗词集《勘察今日·把握未来》P145。
※※※※※※
王东林诗词集、励志文集简介
大型诗词集《勘察今日·把握未来》于2017年10月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大型励志文集《留给苦难一个机会》于2017年11月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王东林诗词集、励志文集均被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地质图书馆等收藏,均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等等985大学图书馆收藏,均被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以及王东林先生家乡会宁县图书馆、会宁红军会师旧址管委会红色书屋收藏。
对此,王东林常说:“自己是位风餐露宿、饮冰卧雪的工程勘察野士,曾经瘆寒戈壁沙滩,依然阅读写作不怠,德薄学浅,博而寡要,四十多年爱好诗词、痴迷文学,这么多高大上机构错爱、抬爱、厚爱,诚惶诚恐,如履薄冰,唯恐贻误他人它方。”
●●●●●●
诗人★作家★收藏家简介
王东林,字凌云,号戈壁胡杨,甘肃会宁人,汉族,生于1964年9月。1985年7月毕业于长春冶金地质学校(现长春工程学院前身)工程地质专业,中国地质大学专科学历,岩土工程技术专业,中国地质大学本科学历,土木工程岩土专业。历任物理教师、冶勘子弟学校校长、地勘单位党委委员、勘察公司经理兼书记等职,原任甘肃金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甲级资质)董事长兼执行总工程师。企业家,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现任:甘肃省收藏协会【理事】,收藏家;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诗人、作家;甘肃省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勘察与岩土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任期五年:2022年05月~2027年05月。
知识就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长久持久坚持坚守长期主义思维模式,宁可一年不将军,不能一日不拱卒。艰辛坚信:坚持做好时间的朋友,终稿收货岁月的馈赠。
贫穷之时,王东林有内力、毅力、耐力、定力,创业之后,王东林能认知、有见识、慎独、自律。
无一日不读书,无一日不写作;无一刻敢懈怠,无一时甘逍遥。只有日积月累的积淀,那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踏雪留印,谈笑论世,贫寒酿就《勘察今日·把握未来》诗词集;抓铁有痕,拼搏奋斗,苦难天成《留给苦难一个机会》《我贫穷,我创业》等励志文集。
兴趣爱好广泛:阅读,背诵,写作,收藏,交友,运动,旅游,登山……
【注释】①操觚[cāo gū]:古代书写木简,操~就是执木简,搞创作。
更新时间:二〇二五年十一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