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玉

由广大爱好者自制,和田玉知识共享平台——全网唯一
194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许多年前,就开始经常看那种,声称和田子玉即将绝产的新闻了,但时至今日,却依然能在市面上,见到子料玉器的身影,这多少有点儿奇怪吧?

至于宣传和田玉克价过万,随便一位名家大师的作品,就价值千万的网络谣言,就更是不绝于耳了!可是假如玉器真的如此昂贵,那么像我这样的升斗小民,又何必为之跃跃欲试呢?

也时常听某些网红主播言之凿凿的说:玉石比黄金还保值,以后的价钱只涨不跌。但此前价格最坚挺的,一线城市的房产,如今都已然一落千丈啦!和田玉又何德何能呢?

倘若是从这些经济价值的角度去考虑,包括子玉在内的所有收藏品,实在是没必要过高的投入。可是自从第一次见到这润泽滑腻的小石头伊始,它就扎根在了我的内心深处。

这显然和金钱没多大的关系,更多源自于,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内心诉求。昨天与一位发小聊起了这个话题,夏天时,他曾经一度深陷于对和田玉的痴迷。

在我的眼中,当时的他,简直像个全情投入初恋的小伙子一样,任由参玉如何的规劝,都不能自拔,甚至还产生了抵触心理。

这才过去了几个月呀,就基本觉醒啦,对玉看得极为冷淡。然而如此的忽冷忽热,却也并非是一件好事。头脑一时发热,误以为和田玉真的是“错过这个村,就不再有这个店“的“稀缺品”。

那样急如星火购入的,多半是外表华丽璀璨,却没什么回味的样子货。人到中年,逐渐的成熟,我们怎么可以仍旧被这些镜花水月所迷惑呢?

尝试着找些有益于身心健康,又能够长期坚持的爱好吧!也未必是搞收藏,在我看来,体育锻炼就很不错。当然,如果您实在割舍不下和田子玉的话。

不妨可以量入为出的细水长流。买些时下因为颜色青灰,略带瑕疵,而被严重低估的小东西。这种玉器的质地,大都远强于那种色彩明快诱人的物件。

又不必交直播间里洗脑的智商税,花个三五千块,就已经能够盘玩上好些日子啦!而从中获得的精神慰藉,远非其它收藏品与山料可比。

而且在这场长线的耳鬓厮磨之中,性情为之沉静,文化修养为之提升,岂不好过一时兴起的冲动挥霍?这或许才是我辈的心灵归宿吧!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转载)
如果你也认同“参玉”这种,不以销售和田玉牟利为目的,
希望给自己的兴趣爱好留下一小块净土的作法,
欢迎您通过点赞分享,来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