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张拥军
这辈子都忘不了毕业纪念册上那一页——我的宽脑门、瘦脸颊、大下巴,架着眼镜穿着肥大军裤,身子歪歪斜斜地"倒啊倒啊",你猜怎么着?竟倒出一头驴来!这幅杨芳亲笔的漫画,至今让我每次翻看都笑出声来。这位从山西走出的姑娘,早在1997年从一所地方外颇负盛名艺术学院国画专业毕业时,就已经展露出这种在夸张里留住神韵、在幽默中传递真情的独门绝技。

你瞧,这位历任某军事学术杂志美术编辑、某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的女画家,硬是把迷彩服撞上调色盘,让直线加方块的军营在灵动画笔下变得活色生香。作为空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学术委员,她用颜料给我们推开一扇特别的窗,让我们看见军旅生活的另一番模样——粗犷里藏着细腻,夸张中含着温情,就像最懂你的战友,把你憋在心里的趣事和悄悄话,全给抖了出来。
夸张?那是她的独门秘籍瞧瞧她画的女兵:圆眼睛亮得像装下了整条银河,咧嘴一笑能甜到你心尖发颤——这让人不禁想起,这位2011年重返母校获得军事美术创作硕士学位的画家,早已把学院派的功底化作了信手拈来的灵动。她的夸张从不走形,反而把精气神提得更鲜亮;从不变味,反倒让生活变得更精彩。她像个藏在军营里的幽默侦探,举着放大镜,把训练场上的汗水和笑声轻轻一照,嘿,平凡的军旅日常立刻闪闪发光。

幽默?那是她的天生能量打开《女兵·窝边草》系列,军营里那些独家的快乐扑面而来。这份幽默从不硬拗,都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源自对迷彩生活最深的爱。难怪她的作品能屡获殊荣: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展优秀奖、纪念建军80周年全国美展三等奖......这些奖项背后,是她对军旅生活最动人的诠释。不过啊,这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的画笔,可不只会逗人发笑。
在她近年的《退伍时节》系列里,你看得见那些强忍的泪光:卸下肩章时颤抖的手指,最后一个军礼泛白的关节,拥抱时把脸埋进战友肩头的瞬间。有一幅画让我至今难忘——一个退伍兵背着行囊走出营门,却忍不住回头,画面上他伸出的手正好接住了一片飘落的梧桐叶,仿佛想要握住这再也留不住的青春。

刚柔并济?那是她的看家本领作为中国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副秘书长,杨芳的画作把人们对军旅艺术的刻板印象打了个落花流水。在她的色彩王国里,迷彩绿会跳舞,军营生活能写诗。多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和美术奖的获得,正是对她这种独特风格的最佳肯定。而北京水彩画学会的修炼,更让她的退伍系列带着水色氤氲的惆怅——那些模糊在泪水中的笑脸,那些在晨曦中渐行渐远的背影,都在诉说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背后,那些流不走的深情。

说到底,这支画笔可真是够"淘气"——愣是把直线加方块变成了五线谱,让铿锵步伐跳出了圆舞曲。就像那幅经典无比的"倒驴图",她总能在严肃的军规和活泼的天性之间,走出最俏皮的"平衡木"。可当你看着她笔下的退伍场景,看着那些死死攥着军帽不肯松手的手指,看着月台上一个个用力的拥抱,你才会明白,这支画笔最懂什么叫"笑着离别,哭着想念"。

要我说啊,这位女画家不是在画画,分明是在为军营生活写着一封封情书:她把训练场变成了游乐场,让每身军装都藏着一个有趣的灵魂;又把离别时刻化作深情的诗篇,让每个退伍的转身都带着温度的重量。这杯用颜料特调的"军营百味",喝一口,笑中带泪,苦中有甜——原来最真实的军旅人生,都藏在这位部队女画家蘸满深情的画笔尖儿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