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鉴赏
在唐诗的凛冽国度里,冬日的意象自成一家气象。“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这闲适的吟咏宛若一扇结霜的轩窗,透出古人围炉话冬的万千情致。诗人与冬季的相遇,从来不只是与严寒的对峙。他们将生命的沉淀、岁月的感怀、人间的暖意,都凝于这片素白。《问刘十九》中,白居易以新酒炉火绘出友情的温度;《江雪》里,柳宗元用孤舟寒江勾勒出精神的傲骨。那些凝练的诗句,是他们对自然的礼赞,对孤独的品味,对温暖最深的眷恋。在这些诗行间,我们仿佛能触摸到千年前的冬日脉搏,破译那蕴含着生命韧性与人间烟火的冬之密码。
《问刘十九》

唐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诗词译文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
诗词鉴赏
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这首五绝小诗写得非常有情趣,通过对饮酒环境和外面天气的描写,反复渲染饮酒气氛,自然引出最后一句,写得韵味无穷,同时,其中也蕴含了诗人和刘十九的深厚情谊。我们可以想象,刘十九在看了白居易的诗后,定然是立刻欣然而来,两人痛快畅饮,也许此时屋外正下着鹅毛大雪,但屋内却是温暖、明亮,是多么温馨惬意,令人身心俱醉。整首诗语言简练含蓄,又余味无穷。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情调,浅进的语言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和真挚的友谊。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阁夜》

唐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诗词译文
岁末时节,白天的时间越来越短,夔州霜雪停了的寒冬夜晚,雪光映照下,明亮如昼。五更时军营中的鼓角声更显悲壮凄凉,银河倒映在江面,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深夜不时传来渔夫樵子的“ 夷歌”之声。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是贤是愚,最终也成了黄土中的枯骨;人事与音书,都只能任其寂寞了。
诗词鉴赏
《阁夜》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感叹时光流逝,寒宵难熬;颔联紧承“霜雪霁寒宵”写西阁见闻;颈联由“战伐”、“夷歌”想到国事民生;尾联怀古思今,引出无限感慨。全诗通过诗人于西阁冬夜的感受,抒写其战乱未息、人民受难、身世飘零的深沉慨叹。诗人紧扣题目,从多个角度描写夜宿西阁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上天下地、古往今来都有所提及,汇聚成一幅令人伤心惨目的图景,既是人民受苦受难的真实写照,亦从中映射出诗人伟大的胸怀。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上一篇: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俞新明作品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