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宜良县“竹编传承手艺 救护守护生命”主题活动暨县老年大学第六期公共课热闹开课。全县离退休干部带着热情与期待齐聚一堂,在充满互动与欢笑的课堂上,解锁急救新技能、触摸非遗温度、汲取思想力量,让“老有所学”成为最鲜活的银发生活注脚。

思政课堂有“热度”,思想共鸣暖人心。“大家还记得新中国成立76周年时,天安门广场的欢庆场景吗?”县老年大学教务处主任、思政专业教师李绍明以一句亲切提问开启思政课堂,瞬间拉近与老干部的距离。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结合老干部们亲身经历的时代变迁,解读党的创新理论,当提到“奋斗精神代代传”时,几位老干部主动举手分享自己年轻时的工作故事,现场掌声不断。在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环节,李绍明特意聚焦“老年教育与银发经济”,用“政策红包”的通俗比喻解读相关部署,老干部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不时点头称赞“讲得接地气,我们听得懂、有共鸣!”

竹编课堂有“烟火气”,动手体验乐不停。“这竹篾在李老师手里,转眼就变成了精致的小物件!”省级非遗传承人李加云的竹编课刚开场,就被老干部们的惊叹声包围。他没有先讲理论,而是直接拿出自己编织的竹编茶具、收纳筐、竹帽、平安铃……,让大家亲手触摸纹理,“您看这个梅花纹,每一根竹篾都要削得厚薄均匀,这不仅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更加入了我个人的创意”。讲解宜良竹编历史时,他穿插着“老竹匠走街串巷做手艺”的小故事,听得老干部们津津有味。课堂里满是“编得真好看”“手艺太棒啦!纹理相当光滑,你看都不刮脸”的交流声。捧着李老师的作品,71岁的王阿姨笑得合不拢嘴:“几十年没摸过竹篾了,今天又找回了小时候的感觉!”

急救课堂有“互动感”,实操比拼显身手。“双手交叠,垂直向下按压,频率要快,就像跟着节拍器走!”县匡远卫生院退休医生赵建丽的急救课,从一开始就充满“实战感”。她一边在模拟人身上演示心肺复苏,一边邀请老干部上台“实战演练”。65岁的曾大娘第一个举手,在赵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按压动作,台下立刻响起鼓励的笑声;讲到海姆立克急救法时,赵建丽医生用“剪刀、石头、布”的手势口诀帮助记忆,老干部们两两一组互相练习,课堂瞬间变成“互动训练场”。当AED设备亮相时,大家更是围拢过来,争着询问操作步骤,赵建丽医生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直到每个人都清晰掌握,“学会这些,关键时刻能救命,这课学得值!”
这场充满活力的课堂,没有刻板的教学模式,只有贴近老干部需求的互动与陪伴。从思政课上的共同回忆,到竹编课上的品鉴乐趣,再到急救课上的实操比拼,每一个环节都让老干部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充实了头脑,又温暖了人心,期待以后能有更多这样“有料又有趣”的课程,让银发生活更有滋味。
(供稿:中共宜良县委组织部 撰稿:汤煜宸 审核:陈海珂 终审:杨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