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和所有青瓷一样呈色的主要原理是三价铁在还原过程中变成二价铁。三氧化二铁是黄色,变成亚铁硅酸盐就成了青色。这种釉色不仅是汝窑瓷器的标志性特征,也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灰青釉色是汝窑瓷器中的一种典型釉色,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原料选择、烧制工艺以及釉料配方等。汝窑瓷器的釉色之所以独特,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釉料中加入了玛瑙末。这种特殊的原料使得汝窑瓷器的釉色在不同的光照下或不同角度观察时呈现出多变的颜色。例如,在明媚的光照下,灰青釉可能会显得青中泛黄,而在光线暗淡的地方,则可能是青中偏蓝。汝窑瓷器的釉层相对较薄,但釉面却非常莹润,具有强烈的玻璃质感。这种薄而莹润的釉层使得釉色能够更好地展现其细腻的色调变化。灰青釉色作为汝窑瓷器中的一种,是由釉料中的玛瑙成分、釉料配方、烧成温度、窑内气氛、冷却速度等诸多因素成全的结果。宋代汝窑灰青釉瓷器少见,应为日常使用器。
宋汝窑灰青釉折沿洗
洗口径19.5㎝,底径8.6㎝,高10.5㎝。侈口,折沿似礼帽,深腹,圈足外撇,底有五枚细小米粒状支钉痕。洗的用途是用于涮笔和净手净面,器型小的为笔洗。此洗素面,薄胎,支钉痕露胎处呈黑灰色胎质,质地坚硬,瓷化程度较高,有坠手感。内外施灰青釉,釉色匀净,在阳光下观察釉面闪烁油光,釉面形成蟹爪纹和细小棕眼。器型规整,古朴大方,优雅含蓄,透出自然舒畅的神韵。东西是老的,窑口暂难确定,汝器圈足外撇为高档器物,初步判断为宫廷实用器。(量子年份检测北宋晚期)
北宋汝窑灰青釉荷口盆
盆高12.9㎝,口径20.3㎝,底径8.9㎝。荷口,深腹,腹下渐收,圈足外撇,满釉支钉烧制。胎色黑灰,胎质坚硬,腹显14条手指宽拉坯成型工艺。(量子年份检测北宋晚期)
底
北宋汝窑灰青釉荷口洗
洗高9㎝,口径19.5㎝,底径11.5㎝。荷口,深腹,圈足外撇,满釉支钉烧制。胎色黑灰,胎质坚硬,腹显九条手指宽拉坯成型工艺。(量子年份检测北宋晚期)
底
北宋汝窑灰釉鼓钉豆
豆高12.5㎝,口径14㎝,底径10.8㎝。束口,溜肩,肩部装饰八枚豆粒状鼓钉,鼓腹,腹下渐收,圈足外撇,底内凹,满釉支钉烧制。釉色灰青,胎质坚硬,手工拉坯成型。(量子年份检测北宋晚期)
底
北宋汝窑灰青釉撇口罐
罐高12.6㎝,口径12.5㎝,底径9㎝。撇口,溜肩,鼓腹,圈足外撇,满釉,底五枚米粒状支钉痕,釉色灰青,开细小片纹,手工拉坯成型。(量子年份检测北宋晚期)
底
原创作者:张万年
2025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