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巴中10月30日电 (袁曼倪)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人工智能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勾勒出清晰蓝图。10月30日,在2025(第十届)党媒网站发展论坛上,6位嘉宾围绕“数智驱动 拓展‘智媒+’生态”主题,结合媒体实践分享技术应用成果、解析风险防范路径,就主流媒体如何使用AI创造价值进行分享。

中国青年网副总编辑王岑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迭代,主流媒体的“智媒+”实践正朝着更深、更广阔的方向推进。中国青年网副总编辑王岑予分享中青社与中青网进行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实践经验时说:“AI工作基础和成就上限还是牢牢落在党媒记者‘四力’之上,人工始终在前,智能是对人工的强大赋能。”

人民网移动内容部副主任刘凡
人民网移动内容部副主任刘凡以心理疏导模型为例,介绍人民网在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与创新方面的探索。他说:“媒体是宽度教育,教育是深度媒体。作为主流媒体,人民网持续探索‘新闻+政务服务’模式,积极聚合自身资源,借助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出‘自在’心理疏导大模型。”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特聘首席工程师、全媒技术中心主任黄云
想要发挥好AI的作用,必须把握住AI大模型发展的“关键要素”——语料数据。“当前的情况是,中文语料特别是高质量的中文语料极为稀缺,这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产品而言,特别是大模型而言,直接影响非常大。”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特聘首席工程师、全媒技术中心主任黄云通过分享四川“若水”省情语料库的建设思路,阐释了主流媒体在语料库建设方面的优势。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首席专家郑义风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首席专家郑义风结合山东网媒集团的实践,总结出“智媒”应该是系统能力的激活。“系统能力包含了内容+技术+数据+运营,甚至+活动的复合体系,目标就是建立一套自己的生态小系统。”在建立这个系统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解决当前媒体用户流失、经营困难的痛点。他认为,“要用我们的技术服务,把我们的客户变成我们的用户”。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副总编辑王静
面对发展困境,浙江在线通过探索数智驱动下的政务新媒体管理服务,劈开一条通路。据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副总编辑王静分享,浙江在线重构“以采编为核心、政务服务和舆情服务为重点”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树立“相信AI、靠近AI、拥抱AI”的理念,在传统宣传业务有所萎缩的情况下,实现政务新媒体类业务的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副总编辑官远星
每日经济新闻副总编辑官远星从全国性财经媒体的视角,分享了对AI的认知。他认为,高估AI短期收益和低估AI长期影响都不可取。“一个新的东西、一个新的变革出来,先用起来比什么都重要。”通过分享每日经济新闻的转型历程,他认为,“未来技术两大转型方向,一个是温度,一个是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