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曰: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两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古玩,自古以来是权贵们玩的;古玉,更是统治阶级礼制与身份的象征。
自有史以来,不论王朝如何兴衰更迭,夏彝商鼎,隋珠荆璧,唐陶宋瓷,金石碑碣,善本法帖,翰墨丹青一直都是民族文化之瑰宝,庙堂宗社之重器。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春秋五霸之楚庄王,于公元前606年,以讨伐陆浑之戎为名挥师北上、饮马黄河。想那庄王当时,兵强马壮意气风发,于周王畿洛阳南郊陈兵耀武,周定王遣使犒军。
楚庄王向周王室犒军特使王孙满询问象征王权的九鼎轻重,意图挑战周天子权威。王孙满以“国之兴盛,在德不在鼎。周室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而慨然回应,迫使楚庄王退兵。
周使所述“在德不在鼎”的道理,强调一个国家的兴衰取决于仁德道义而非铜鼎之大小轻重。此番对话,实则是文化与道德的较量,也是权力与野心的碰撞。
无论在哪个时代,权力和野心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道德和文化才是支撑一个国家或民族长久发展的基石。
禹铸九鼎,分列九州;商周相受,宗庙传承。而庄王问鼎,既是权力野心使然,说他萌生寻古猎奇收藏雅兴也不无道理。
古玩收藏一道,自商周开始就已兴起。

我们现在常说的玩古收藏,一个“古”字,一个“玩”字,可知何其重焉!
现在古玩人,实际上算不上是玩古之人。无论多大的流量博主与行家大伽,左手进右手出,低进高出以获其利。上手一件古玩,第一时间想的是卖给谁,能卖多少钱,这是什么玩古?这算什么收藏?
这与菜市场引车贩浆沽屠之辈何异?
凡是以此为营生之商贩,不是玩古人。
举万金亿金于拍场,亦多是资产配置。
真正玩古之人,是收之藏之研之赏之。
据1975年于陕西出土的《卫盉》铭文记载:公元前919年,王将在丰厦邑举行庆典,矩伯为觐见周王,向裘卫商买了一件“瑾璋”,以“十田”(1000亩良田)抵付;另买了两件赤玉的琥、两件鹿皮披肩、一件杂色的蔽膝(围裙),以“三田”(300亩良田)抵付。此文证明玉器在当时就是高贵之物,是权贵阶层的互动专属之宝,是上流社会的礼仪载体。
咸丰年间,翰林院编修陈介祺花费三年俸银(年俸为45两银子,外加45斛约2700斤禄米)收购毛公鼎,亲自雇车护送至他山东老家潍县,筑万印楼秘藏,嘱咐子孙永宝之。自1852年至1905年,毛公鼎在陈介祺家收藏五十三年。后被两江总督端方以二万两白银强行买走,在端方后人手中秘藏至1926年,传承了二十一年。
民国四公之一的张伯驹老先生,才华横溢,烈烈古风,一生醉心古文物研究,致力于收藏字画名迹,倾尽家财,为国护宝。自云:“予生逢离乱,恨少读书,三十以后嗜书画成癖,见名迹巨制虽节用举债犹事收蓄,人或有訾笑焉,不悔。”
我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平复帖》,传世最古画迹隋展子虔《游春图》,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上阳台贴》都是他的收藏,经他手蓄藏的历代顶级书画名迹更有118件之多,被称为“天下第一藏。”
先贤风采,如清月出岫,如朝阳之晖,如星汉灿烂,如松涛麦浪,如金戈铁马…



古玩,从来就是统治阶级的贵族艺术。
古玉,更是承载其贵族特质的佼佼者。
古玩收藏的意识形态,源于贵族气质的身份标签,它们是穿越千年的贵族艺术灵魂,承载着灿烂的文化精髓与无上的文明灵性。真正的收藏绝非浮华的逐利游戏,而是一场敬畏历史见证奇迹的修行求索。它要求收藏家以独善其身的定力,渊博深厚的学识与艺术审美和德行的底蕴。
唯其拥有这份内外兼修的风雅资质,才能洞见珍宝。缘者得之,德者居之。
东北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与中原的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并列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红山文化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其独特的文化发展脉络及其与中原文明的深度互动,为后人理解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关键视角。
西辽河红山文化的礼制体系独具特色。
牛河梁遗址的“坛~庙~冢”组合建筑群,宏大复杂,表明距今五千多年前的西辽河流域已出现高度发达的精神文化和社会组织能力。而玉文化是红山文化体系中的另一大创举,红山先民“唯玉为葬”的传统习俗,创造出玉龟、玉猪龙、勾云佩、太阳神等玉器,具有特定的礼仪功能,形成了一套与中原地区以青铜器为代表的礼制不同的社会等级标识系统。
特别是红山玉器中玉龟与龟壳的神秘属性,应该加大考证和研究力度。最近韩江河域的发掘,可以印证红山玉龟与龟背足可以与中原龙凤玉器并列的高度。
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卯文化齐家文化等高古玉器遗珍,无一不是代表神权与王权,无一不是代表当时的巅峰生产力。



古玩宝玉,哪是常人可以涉猎拥有的?
它是贵族之花,艺术之花,一直就在权贵阶层流转与传承。天生富贵命格,并且贵不可言,不是草根可以一亲芳泽的。
今人有幸,不分贵贱不分等级,人人皆可玩古,全民从事收藏,其乐融融,络绎不绝。在当今的投资领域,古玩艺术品与股票、基金、房产等都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投资方向。古玩艺术品投资就像是埋下一颗财富的种子,只要选对了,假以时日,未来就有可能收获满满的财富果实。
古玩艺术品不仅仅是一种投资品,还是文明的载体,更是文化传承与精神享受。每一件艺术品都蕴含着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时代的印记。投资艺术品,就像是与历史时代的对话,与古人灵魂的交流。
当你拥有一件古代艺术品时,可以在家中欣赏它的美,感受它所带来的文化气息。比如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它能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让你的心灵得到放松和滋养。而且,艺术品还可以传承给下一代,成为家族文化的一部分,让子孙后代也能领略到艺术的魅力。
——古玩艺术品,极具投资增值特质。
做为收藏人,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经融属性,值多少钱,我们更应着力于感受其蕴含的丰富文化营养与多彩的艺术魅力。
譬如现在的玩玉人,不论高古、中古、明清,都青睐于和田白玉。白玉固然喜人,明清玉玩工玩料也没错,但一些高古文化期的地方料的巫玉神玉,虽然是就地取材,但它们身上所蕴含的神圣使命与神韵气质,是今人不可忽视与亵渎的。
如果仅仅是从能卖多少钱来取舍古玉,是一种舍本逐末、愚不可及的行为。
玩古玉,我们更应该在乎的是先民远古文化的熏陶与传统精神内涵的继承。



最后,说一个题外话,乃老生常谈。
有人说,古玩圈,古玩市场要打假。
我就想,古玩市场的金银玉石瓷、竹木牙雕骨等都保真保老,如超市如专卖店那样明码标价货真价实,那人们会习以为常熟视无睹,那还有卖漏捡漏的可能吗?
虽说避免了许多吃药打眼的坑,但一般实力的人,还能玩古吗?还买得起吗?
古玩市场一直以来就是鱼龙混杂,真假莫辨。老搭新,真伴假,这才是古玩市场的本性,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事实存在。
无脑无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来狂吠。
古玩市场打假,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
那还要你来淘什么宝?直接砸钱是了。
玩不起的不要玩,没人用枪逼着你玩。
喝酒时见人性,打牌时见人心,花钱的时候见人品,玩古的时候一样的见情见性。古玩圈欢迎有才情、真性情的人。
——2025年10月1日志光记于吉慶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