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与身材,不过是被现代社会过度放大的两盏聚光灯而已。山野仁活了三十七年,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这种聚焦的焦点。他的脸是山风吹出来的,皮肤粗糙得像老树皮,两颊有两团高原红,眼睛不大,却总透着山野的寂静。至于身材,一米七的个子,有点驼背,是长年背柴挑水的结果。

村里人都说山野仁丑。可山野仁不在乎,他的生活轨迹简单得像山间的小溪。每天黎明即起,喂猪、砍柴、下地。他的手掌布满厚茧,能单手举起百斤的麻袋。山里的孩子都喜欢围着他转,因为他会编蚱蜢、讲山神的故事。他的笑容很笨拙,露出不太整齐的牙齿,但孩子们说,那是山里最温暖的风景。

去年城里来了个摄影团队,说要拍最真实的乡村。他们第一眼看到山野仁时直摇头,说这样的形象没有"市场价值"。可当他们跟着山野仁进山一天后,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看到这个"丑男人"如何轻巧地攀上悬崖采药,如何温柔地给受伤的野兔包扎,如何在暴雨来临时把外套脱给迷路的游客。镜头里,山野仁背着受伤的老人走过泥泞的山路,他的脊梁弯成一座桥。

后来照片获奖了,标题叫"最美的背"。有记者问山野仁对突如其来的名声有何感想,他搓着粗糙的手说:"我就是个山里人,长得不好看,但这座山养大了我,我能为她做点事就好。"

其实山野仁不知道,在很多村民心里,他比那些电视上的明星都好看。因为他扛起了瘫痪邻居家的春耕,因为他把打工攒的钱都给了村里修路,因为他在每个暴雨夜都守在最危险的山路段。他的颜值写在风雨雕刻的脸上,他的身材刻在常年劳作的脊梁上。山野仁或许永远达不到世俗的审美标准,但他让很多人明白:真正的美,是山一样的担当,是土地般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