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四十景实现数字“复活”,部分成果已应用于VR文旅项目 圆明园40景复制 圆明园四十胜景
创始人
2025-10-25 22:00:15
0

新京报讯(记者吴为)10月25日,圆明园研究与保护2025学术研讨会召开,首次发布《圆明园四十景数字化复原及应用》成果,完整呈现清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圆明园四十景的整体风貌。记者了解到,该成果已部分应用于圆明园多个VR文旅项目。


《圆明园四十景数字化复原及应用》成果发布。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圆明园四十景数字化复原及应用项目由圆明园管理处与中央美术学院人工智能与数字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历时两年合作完成。项目通过整合多源历史资料,对清代宫廷画家唐岱和沈源绘制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四十幅分景图进行对位、拼接与校准,组成一幅完整的圆明园四十景全景图。

据悉,中央美术学院复原团队利用自创的清代官式建筑模型数据库及参数化设计、模块化搭建等行业领先数字技术,辅以三维扫描、GIS等技术,实现了建筑、植被、水系的精准还原,更以高精度三维数字模型的实时渲染与动态交互,再现了不同时间与气候条件下的圆明园盛景。这不仅让湮没于历史中的“万园之园”以数字形态再度“复活”,还清晰地展现出大量古画中未能直观表达的图像信息及不同分景之间的空间关系。


复原的圆明园“杏花春馆”。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目前,该成果已部分应用于圆明园多个VR文旅项目,并成为海淀区“三山五园数字资产数据库”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未来,这些数字资产将持续服务于文创开发、艺术展览、教育传播等多个领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与全球化传播。

近年来,圆明园管理处持续推进遗址保护与研究工作,先后完成考古发掘、文物修复、生态治理等多项重要系统性保护工程,使这座百年遗址焕发新的生机。正觉寺、含经堂、如园等核心遗址的考古勘探与保护性修复取得显著进展,大量珍贵文物得以妥善保存。同时,园内水生态治理与山形水系维护工程持续开展,重现历史水系格局,提升了遗址区的整体生态环境。这些保护工作为圆明园的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奠定了基础。

编辑 白爽

校对 卢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80后钦州市商务局原局长石璨升... 澎湃新闻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官网获悉,石璨已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分工方面...
原创 清...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制度存在了两千多年。尽管他们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但由于长期在皇帝或君主身边服务,宦官...
原创 中...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众多古都,它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
原创 纪... 1974年年底,李先念和纪登奎一起找到李德生商谈,告诉他需要辞去副主席职务。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没有先例...
禁止驶入!南海这片海域将进行实... 琼航警208/25,南海,自11月10日至11日,每日0600时至2000时,在18-52.40N ...
23岁珠宝商用钻石打造全球最贵... 美国好莱坞007电影《谁与争锋》中,反派角色赵因全身镶满钻石而令人印象深刻。现实生活中,美国阿拉巴马...
全运会丨四川队以预赛第一晋级艺... 第十五届全运会艺术体操项目集体全能预赛9日在深圳市坪山体育中心体育馆展开角逐,四川队发挥出色,以第一...
原创 新... 提到张君,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在90年代末到2000年初,他在全国声名显赫,被称为“新中国一号悍匪...
原创 清... 砍33个人的头需要多长时间?对于清朝的刽子手来说,不到3分钟就能完成。自秦朝建立法律体系以来,每个朝...
原创 唐... 安史之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让盛唐的辉煌瞬间崩塌,曾经强大的帝国在风雨中悄然倒下。这场巨变,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