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表扬,会毁掉孩子的内驱力,很多父母每天都在说 | 新书上市
创始人
2025-10-23 23:01:37
0

文末有抽奖赠书福利

当你的孩子因为一道做不出的题目突然摔笔大哭时;

当你发现他开始逃避稍难的任务,总是选择最简单的题目时;

当那个曾经自信满满的孩子变得害怕失败、不敢尝试时……

你可曾想过,这一切可能正是日复一日的"你真棒""太聪明了"造成的?

我没有在危言耸听。

《表扬的陷阱与智慧:积极养育的心理学指南》这本凝聚了作者20年心理学研究心血的作品,正在警醒成千上万的家长:"你以为的鼓励,可能正在毁掉孩子的内驱力。"

这本书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当前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均存在严重的表扬滥用问题。"更可怕的是,"不当的表扬,对孩子而言无异于一种惩罚。"

01

表扬的大坑,多数父母都踩中了

当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满分试卷回家,你脱口而出的"宝贝真聪明",可能正在埋下隐患。

研究表明:"相比被夸努力的孩子,被夸聪明的孩子更易遭遇一系列负面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作者在《表扬的陷阱与智慧》中解释道:"日常脱口而出的'聪明'赞美,虽在成功时看似有效,却让孩子在失败时异常脆弱,甚至可能导致学习兴趣消退。"更严重的是,"被反复夸'聪明'的孩子,容易内化一种信念——成绩是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的直接标尺。"

这些孩子"宛如长居'无菌温室',一旦暴露于真实世界的'病原体'(挫折),其心理防线便瞬间瓦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经常接受表扬的孩子,容易陷入自我认同危机,伴随强烈的自我价值焦虑。"

02

恰如其分的表扬,长什么样?

或许看到这里,你会感到一丝不安:"那我到底该怎么做?难道从此不再表扬孩子了吗?"

别担心,《表扬的陷阱与智慧》不仅指出了问题,更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清晰的改变之路。

记住这个重要的原则:"父母给予孩子关于他们的学业进步和日常行为表现的反馈很重要,但并不需要父母给予他们大量的评价性反应。"这意味着,我们不是要停止关注孩子的成长,而是要改变关注的方式。

书中有几个方法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分享给你,立即可用:

当你看到孩子认真完成作业时,试着把"你真棒"换成:"妈妈注意到你今天写作业时特别专注,即使外面有吵闹声也没有分心。"这就是书中强调的"描述性表扬" ——父母对孩子的表扬,应聚焦于具体行为而非孩子本身。

当孩子钢琴考级通过时,把"太聪明了"换成:"爸爸看到你这两个月每天都坚持练琴一小时,这份坚持和自律让你取得了进步。"这正是践行了书中的建议:"父母在使用表扬时,重要的原则是,聚焦于孩子的努力过程与实际成果,而非其固有的能力或个性特质。"

特别要记住这个重要的提醒:"将表扬指向努力,能让孩子明白努力比天赋更重要,进而建立成长型心态,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更显从容。"

改变确实刻不容缓,但请记住,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今天先试着改变一句表扬,明天再调整一个反馈。每一点改变,都在帮助孩子建立更健康的心态。正如书中所说:"让孩子在行动过程中体验到活动本身的乐趣、价值或成就感,从而催生并强化其内在动机。"

03

特别提醒

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提醒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在孩子之间进行比较是表扬时的一大禁忌。"因为"父母在子女间的这种比较,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会让亲子关系与同胞关系陷入竞争与敌对的状态。"

记住:"父母的目标不应是机械地给予'一模一样'的对待,而要用因材施教的智慧,替代'厚此薄彼'的伤害。"每个孩子都需要我们"看见孩子的独特性,用理解与尊重替代攀比与指责。"

比如,你可以对喜欢画画的妹妹说:"你画的这幅画色彩搭配真有创意",同时对擅长数学的哥哥说:"你解题时的逻辑思维很清晰"。这样的差异化表扬,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被真正地看见和理解。

记住《表扬的陷阱与智慧》中的提醒:"竞争式的快乐,源于与他人的攀比,只有比别人好才能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最短暂的。"当我们停止比较,开始用心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闪光点时,我们就在帮助孩子建立真正持久的自信。

特别要警惕的是:"当众表扬容易引发孩子间的竞争,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需谨慎使用这种方式。"在家庭聚会时,与其说"我家老大这次又考了第一",不如换个角度:"每个孩子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努力进步"。

编辑推荐

本书目录

第一章 表扬:为什么如此盛行

什么是表扬 // 004

表扬的本质:一种社会性奖赏 // 005

渴望被认可:人类的天性使然 // 008

表扬:大脑不可或缺的养分 // 010

表扬是许多父母的育儿“法宝” // 011

第二章表扬:总是好的吗

表扬是否越多越好 // 015

为什么天天表扬,孩子也会有心理问题 // 017

为什么有些孩子如此脆弱 // 018

是否有些表扬禁锢了孩子 // 019

孩子为何会表扬依赖 // 020

乌比冈湖效应:虚幻的优越感从何而来 // 022

第三章解密心理学实验:揭开能力表扬的陷阱

德韦克的实验启示 // 027

夸聪明的“蜜月效应” // 029

被夸“聪明”的孩子为何失败时更脆弱 // 031

被夸“聪明”的孩子为何沉迷排名 // 033

被夸“聪明”的孩子为何会撒谎 // 035

第四章孩子天生的内驱力去哪儿了

孩子生来都是“好奇探索家” // 042

外部奖赏“偷走”孩子的内在兴趣 // 045

过度理由效应:内驱力匮乏的心理学解释 // 048

奖励变成孩子的唯一动力:陷入行为主义泥潭 // 051

“直升机父母”:控制不是爱 // 054

“空心”现象:孩子缺乏内驱力 // 056

让孩子既“成年”又“成人” // 061

第五章为何孩子容易一蹶不振

成就归因理论 // 065

归因模式:决定抗挫力的关键 // 068

”聪明”的孩子如何解释失败 // 069

孩子一蹶不振可能源于习得性无助 // 071

孩子为何会同时自大与自卑 // 074

孩子为何总把失败归咎外界 // 075

第六章道理都懂,为何孩子就是不努力

自我价值理论 // 082

自我妨碍:孩子成长中的陷阱 // 083

药丸实验揭秘:孩子为何主动选择“拖后腿” // 085

“你真聪明”的代价:夸出不敢努力的孩子 // 087

害怕努力:低努力的自我保护策略 // 089

逢考必病:关键时刻掉链子 // 099

好高骛远:孩子的高明借口 // 103

拖延磨蹭:无法开始的困境 // 106

“我好紧张”:口头的自我妨碍 // 112

第七章内隐智力观:孩子成长的核心信念系统

人人都是心理学家 // 120

智力固存观:被“证明自己聪明”困住的思维 // 120

智力发展观:相信努力的力量 // 122

测一测:孩子属于哪种智力观 // 123

不同内隐智力观的五大关键差异 // 124

孩子的智力观从何而来 // 127

塑造成长型思维的科学四步法 // 131

第八章表扬的智慧

切忌虚假和控制性表扬 // 139

表扬应对事不对人 // 142

用描述性表扬代替评价性表扬 // 143

避免过度与虚高表扬 // 144

表扬应指向努力而非能力 // 147

多子女家庭的表扬禁区 // 150

当众表扬的边界 // 157

避免当着孩子的面与他人评价孩子 // 160

第九章批评的艺术

成为接受型父母 // 169

父母语言暴力的超限效应 // 173

“七不责”的心理学解释 // 176

批评前的“准备活动” // 182

批评方式要匹配孩子的气质类型 // 189

BEST 四步反馈法 // 194

“我– 信息”式表达的三部曲 // 198

批评时应使用正面语言 // 204

批评时不要横向比较 // 209

批评时警惕对孩子的心理控制 // 215

结语 // 221

互动福利

各位读者,小悠每周将在微信朋友圈进行抽奖送书活动,抽取四位幸运读者送出我们的重点新书。机会难得,不容错过哦!

想要参与抽奖的读者,可以添加小悠微信,以便及时参与每周抽奖活动!

小悠微信号:ptpress2023

文章来源:转发自“普华文化”公众号

初审:李祖岳

复审:白 雪

终审:马玉伶

表扬的陷阱与智慧:积极养育的心理学指南

《表扬的陷阱与智慧》聚焦家庭教育中“表扬与批评”这一核心议题,列举了大量日常表扬的误区与风险,同时为广大父母提供了科学表扬与建设性批评的实用指导。 作者结合自身 20 余年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以心理学理论及*实验为支撑,辅以真实案例,深入探讨了父母不当表扬的危害,以及孩子中普遍存在的表扬依赖、抗挫力缺失等问题,同时系统分析了父母不当表扬对孩子内驱力、归因模式、自我认知等方面造成的深远影响。 本书不仅指出了表扬的几大陷阱,更提供了实施表扬的科学方法:从描述性表扬、努力导向表扬等具体技巧,到 BEST 四步反馈法、“我–信息”式表达等批评策略,兼顾表扬与批评的平衡艺术,为积极养育孩子提供了系统性指导。此外,针对多子女家庭、公开场合表扬等具体场景,作者还给出了避免比较、把握边界等实操建议。 如果你常困惑于“怎样表扬才能让孩子主动又抗挫”,或是“在批评时不知如何把握尺度”,这本书可以为你提供答案,帮你避开“虚假表扬”“比较式批评”等雷区,助力你成为支持孩子成长的智慧型家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梁... 梁山的马军有五虎将和八骠骑,其中五虎将是马军的精英,担任着中坚力量,而八骠骑则是梁山的先锋。在这些英...
艺术典范“人民的瑰宝“推荐艺术... 孔可立书法艺术的三重境界 技法与气韵的共生 作为当代碑学书法的代表人物,孔可立以隶书、魏碑见长,其笔...
原创 晚... 这组经过AI技术上色的晚清彩色老照片,展现了100多年前的社会风貌和人物肖像。通过这些照片,我们可以...
原创 清...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静静地躺在档案中,默默记录着清朝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点滴。那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时代...
原创 1... 一组1946年的北京通州老照片,表现的是农民驾着小船用鸬鹚捕鱼的情景,摄影者是美国《生活》杂志的记者...
原创 历... 太监,这一存在了几千年的特殊职业,常常让人联想到阴险、狡诈的形象。由于他们的身体天生残缺,常常被认为...
王家卫:艺术以外的自由(略谈人... 王家卫现在又在“风口‘浪交’”:我不是他的粉丝,从来不是……不过我倒是稍微有点了解这个人的做法。 王...
原创 宣... 多年前,一部电视剧《芈月传》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从娱乐角度看,这部剧的剧情设计符合大众的口味,满足了...
原创 历... 总是有人说,历史是一种轮回。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过许多辉煌的王朝,也诞生了无数传奇故事...
原创 徐...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无疑是一个充满智慧和雄心的君主。自从他踏上了漫长且充满挑战的道路,最终建立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