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茶文旅融合绘新景 “双世遗”之城谱新篇 何以中国|茶文旅融合绘新景 “双世遗”之城谱新篇
创始人
2025-04-20 12:04:05
0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郭冠华

云雾缭绕于峰林之间,溪水如玉带般蜿蜒流淌,山岚裹挟着新茶芬芳……春光明媚,漫步武夷山国家公园,仿佛置身一幅水墨长卷。近年来,武夷山市发挥“双世遗”优势,将茶文化、朱子文化深度融入旅游产业之中,持续不断丰富产品供给、全力优化文旅服务品质,吸引各地游客前来研学、赏景、品茗。

今年清明假期,武夷山市累计接待游客31万人次,同比增99%。“武夷山是朱熹讲学的地方,大红袍的核心产地;春天来玩,鸟语花香,美不胜收,人在画中游。”清明假期,北京游客朱先生携家人到武夷山国家公园游玩,这次出行令他格外难忘,“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真是不虚此行。”

青山绿水赏心悦目,传统文化引人入胜。武夷山当地打造了传统手工采摘、摇青等一系列沉浸式茶旅体验、研学活动,让更多游客享受品茶的乐趣。

前不久,300多名来自温州的学子在“醉美武夷 世遗探秘行”研学活动中,亲历喊山祭茶的古老仪式,见证茶叶从鲜叶到琼浆的蜕变历程。

一位学生在研学手记里写着:“摇青时的茶香里,我感受到了阳光、雨露和茶农掌纹的温度。”这场沉浸式茶文化探索之旅,让传统文化变得可知可感,千年茶香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2025年4月,福建武夷山《印象大红袍》现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这是宋代著名理学家、诗人朱熹对武夷“山水茶”的动人描绘。为了让游客领略这一独特魅力,武夷山当地打造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以武夷山的自然山水为背景,以茶文化为主题,巧妙地把自然景观、茶文化和武夷山特色民俗文化融为一体。

《印象大红袍》“舞动”茶文化,也填补了武夷山夜游经济业态的空白。随着慕名而来看演出的游客越来越多,《印象大红袍》吸纳当地商户开设民俗馆、夜宵店,剧场周边茶叶店也开启了“夜场模式”,有效带动了夜经济消费链。

“看了演出,360度旋转观众席,群舞场面非常精彩。”安徽游客邓先生出差返程途经武夷山,被《印象大红袍》深深吸引,“第二天我去武夷山打包了茶叶回家,从此爱上了喝岩茶!”

除了茶文化引人入胜,不少游客前来武夷山追寻朱子足迹,感受圣贤魅力。风光奇秀的武夷山,见证了朱子理学的萌芽、成熟、传播。在五夫镇,朱子文化正通过敬师礼、陶艺制作、龙鱼戏演出等活化载体,让游客从“拍照打卡”转向“文化沉浸”,“游”进武夷山的历史人文之中。

古为今用,武夷山立足全国唯一既是“双世遗”又是国家公园的优势,持续深耕文化沃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旅游产业。未来,武夷山将不断挖掘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与服务,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科... 科举考试自开创以来,就是大多数底层人员的一条出路,寒门子弟要想做官就必须通过科举考试,以至于很多人年...
原创 挖... 先说结论,倘若没有赵高,胡亥不大可能做皇帝,扶苏顺利上位,休养生息、宽容治国,秦朝会延续很久。 01...
30秒|触摸远古真实 皮洛遗址... 8月14日,皮洛遗址暨更新世亚欧大陆古人类迁徙扩散国际学术探讨会在四川稻城县举行。70余位考古专家、...
原创 明... 福建福州乌石山有座先薯亭,历史悠久,为道光年间福州藏书家何则贤所建造,而建造此亭,正是为了纪念福州著...
原创 她... 中华民国时期,人们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从不曾停歇,以此为宗旨的思潮和运动接连不断。封建和自由的思想不断...
原创 口...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有一位位高权重的人引起大家的注意,此人算是一个反派,他的存在对于大唐的政局影响...
原创 历... 秦始皇仅用了10年时间,就横扫六合,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大...
原创 亮... 亮剑中,李云龙的性格非常嚣张,天不怕地不怕,一副上天老大我老二的样子,但是唯独对旅长却是毕恭毕敬,每...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在二里头夏... 探寻 最早的中国在哪里? 发现 在这里 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 最早的双轮车辙,牵引着思绪,...
原创 中...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家的强大和持久,那几乎不可能是永恒的,最典型西方的强大帝国,兴起之后多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