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夷山这片孕育了千年茶文化的灵秀之地,有一位将生命融入茶山、将匠心注入茶香的茶人。他以坚守诠释传承,以生态守护本真,用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打造出一个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活力的茶业品牌。他就是武夷山清山湾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胡必敏。
胡必敏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胡必敏便扎根桐木村茶区,从一名少年茶农成长为技艺精湛的制茶大师。他潜心钻研正山小种的传统工艺,尤其擅长松烟熏焙技术,所制茶叶香气高扬、滋味醇厚,广受业内专家与茶友赞誉。
2000年初,胡必敏创立“清山湾茶业”,以“清山育好茶,湾流润茶魂”为理念,坚持原产地、原生态、原工艺,打造真正体现武夷山桐木村风土特色的高品质茶叶。从茶园管理到手工制茶,他始终亲力亲为,严控每一道工序,只为守护那一杯“有灵魂的茶”。
清山湾生态茶园
在胡必敏的坚守背后,是一代新茶人的接棒与创新。他的女儿胡鸯鸯,大学毕业后,她毅然返乡,投身家族茶业,开启“父守匠心,女拓新局”的合作模式。
在生态茶业创新中,父女二人围绕“如何让传统生态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展开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讨论,推动清山湾生态管理迈向精细化、智能化:
胡鸯鸯建议在茶园坡地种植固氮植物如紫云英和白三叶草,以提升土壤肥力。胡必敏则坚持保留原有野豌豆和芒萁等本土植被,认为“老植物才最懂这片山”。经过三个月对比试验,他们发现本土植被与引入草种混播效果最佳,既能固土保水,又能吸引益虫。最终形成“本土为主、科学补种”的生态修复方案。

胡鸯鸯还发现雨季茶园存在轻微径流问题,建议修建生态蓄水池与渗滤沟。胡必敏结合老茶农经验,提出在低洼处种植芦苇和香蒲,构建“微型湿地系统”。父女联手设计“蓄—渗—滤”三级水循环系统,不仅有效减少水土流失,还为茶园周边鸟类提供了饮水点。
胡必敏是武夷山生态茶业的先行者。他坚信:“好茶来自好山好水,更来自对自然的敬畏。”早在2000年,他便在茶园全面推行有机种植,禁用化学农药与化肥,采用绿肥轮作、生物防治、茶林共生等生态模式,构建“茶—林—草”复合生态系统。
胡必敏始终将技艺传承视为己任。他亲自带徒授艺,培养青年制茶师十余名。他倡导“手把手、心传心”的教学理念,强调“看青做青、看天做茶”的传统智慧。
如今,胡鸯鸯也正式成为正山小种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父女二人共同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理念融合教学,吸引越来越多青年返乡学茶、创业。
清山湾茶业
“我这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好一杯茶。”胡必敏说,“只要茶山还在,我就不会停下脚步。”
如今,清山湾茶业已发展成为集生态种植、非遗传承、文化研学、品牌运营于一体的综合性茶企。未来,企业将建设“武夷茶文化生态博览园”,打造茶旅融合新地标,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
从一叶茶到一个品牌,从一人坚守到代代传承,胡必敏用一生诠释了茶人的匠心与担当。而他与女儿胡鸯鸯在生态创新中的每一次讨论、每一次试验、每一次突破,都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武夷茶山上落地生根。他们用行动证明:真正的生态茶业,不仅是回归自然,更是用智慧与责任,让传统与现代共舞,让茶香与文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