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古人留下的三个样本给了我们答案
创始人
2025-10-11 14:02:36
0

□才丽媛

不久前,一场在喜马拉雅山麓举办的艺术烟花活动,引发舆论广泛批评。

烟花绽放固然绚烂,但燃放点位于生态脆弱的雪域高原,能否称之为所谓的“大地艺术”?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地艺术”?其实,中国古人早已给出了答案。

它们才是真正的“大地艺术”

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有一片被誉为“大地雕塑”的神奇景观——哈尼梯田。

春耕时节,农人在晨曦与薄雾中插秧播种,老牛低哞、流水潺潺,构成如诗如画的田园牧歌图;夏日秧苗茁壮,稻谷花开,梯田披上了“精致裁剪”的绿色衣裳;秋收之际,梯田被染成了一片金黄,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冬季,农人翻耕、灌水,让土地休养,此时的梯田犹如无数面镜子,倒映着湛蓝的天空和变幻的云霞。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是哈尼梯田形成的“先天基因”。勤劳智慧的哈尼族人基于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巧妙利用地形特点对农田加以改造,千年耕作而成的农业艺术结晶——哈尼梯田应运而生。

哈尼梯田集中展示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元素共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和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社会体系。

千年来,无论春夏秋冬,这里都呈现出不同的自然之美,成为人们公认的“大地艺术”。

日前,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等4个工程成功入选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片由先民们创造的“大地艺术”,成为人类共有的遗产。

在有“火洲”之称的新疆吐鲁番,也有一处闻名遐迩的神奇景观。

从天空俯瞰,茫茫戈壁之上,一串串圆形土包串点成线,逶迤绵延,仿佛风掠过大地的一串串足迹。在地面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口口井。井下流淌着地下水渠,流淌不息,千年如一日地滋润着这片干热的土地。

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坎儿井。

吐鲁番降水极少,蒸发量却很大,这里的先民们如何生存?吐鲁番盆地以北伫立着巍峨的天山,每年夏天,山顶会有冰雪融水流下,这里的人们创造性地利用戈壁地质条件进行开掘,在地下挖出一条条暗渠,巧妙地利用雪山与盆地的高差“因势利导”,将天山冰雪融水引来。

因是在地下开渠,这种自然引流不受季节、风沙影响,蒸发量小,流量稳定,可以常年灌溉。

坎儿井集中体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智慧,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活的文化遗产”。

在没有现代测量仪器和施工机械的古代社会,开凿坎儿井全凭人力,先民们通过观察星象定走向、利用地形坡度控水流等“土办法”,一寸寸地创造了“因地制宜”的奇迹。

值得一提的是,林则徐、左宗棠等人在新疆之时,都曾积极推广修建坎儿井,进一步助推了坎儿井的大规模应用发展。

时至今日,坎儿井不仅仍在农业灌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因其独特的生态价值和悠久的历史,成为越来越多的游客所参观的“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的灵感之源

哈尼梯田与坎儿井之所以传承千年仍熠熠生辉,成为人们公认的“大地艺术”,极为关键的一点,是它们遵循着绝对“硬核”的灵感之源:“天人合一”。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积淀,孕育出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是最具代表性的理念之一。

这一理念源远流长:《周易》提出“与天地合其德”,庄子倡导“与天为一”,董仲舒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这些思想共同构筑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理念的基础。

国学大师汤一介曾提到,在中国历史上,“天”有多种含义,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具有人格神义的“主宰之天”;二是指代自然界的“自然之天”;三是具有超越性、道德性的“义理之天”。无论哪一种“天”的内涵,最终都指向“人需与外部世界和谐互动”。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追求,深远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修身立世,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与科技等各个方面。

在“天人合一”理念熏陶下的中国传统艺术,将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作为至高境界。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传统绘画,都崇尚自然天成,避免过多雕琢的痕迹。

这种观念体现在对自然的改造中,则更加谨慎与克制——力求人类工程与自然环境相融相生,相得益彰。

很多传承千年的古代“超级工程”正是基于此而来。为了在自然与生存中寻求答案,中华先祖因势利导,化害为利,孕育出众多伟大的“超级工程”。这些“超级工程”在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滋养与庇荫的同时,更在四季更迭中自成景观,积淀成兼具自然性、功能性、审美性的“大地艺术”奇观。

真正的“大地艺术”造福于民

与单纯的艺术不同,“大地艺术”不仅讲求浑然天成,天人合一,更在于其创造的初衷——不是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和“面子工程”,而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持续造福于民。

都江堰正是这类“大地艺术”的代表。

2300多年前,成都平原的西北山口,承受着汹涌南流的岷江的强烈冲击。江水受阻于玉垒山后,如脱缰的野马冲向低洼的成都平原,使得成都平原西部常常饱受水涝灾害的侵袭,而东部则干旱缺水。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汲取前人的治水经验,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带领蜀地民众开启了一场改天换地的水利工程。他们巧妙地运用地形和水利原理,通过精妙的规划和艰苦的劳作,让汹涌的岷江之水转而东流,灌溉了成都平原。

人、地、水三者高度和谐统一,不仅根治了水患,还变害为利,成都平原自此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都江堰不仅是水利工程中天人合一、人水和谐的典范,更是中式美学集大成的经典演绎。

与哈尼梯田、坎儿井、都江堰类似的“大地艺术”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熟知的大运河、长城……这些古代“超级工程”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正是因为它们追求的不是方寸之间的奇思妙想,而是深度融合“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源自大地、反哺大地,始终以大众福祉为根本归宿。

天道即人道,这种“万物一体”的宇宙观,培育了中华民族仁爱万物的精神气质。如今,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乌梁素海治理、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等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工程,正在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续写新的篇章。

致敬自然,无需烟花证明。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更需弘扬“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将人与自然视为生命共同体,心怀感恩地回馈大自然的慷慨滋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探寻和创造真正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新的“大地艺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黑茶与其他茶叶有何不同? 安化黑茶,不懂黑茶的人都会摇摇头。在很多人的眼里,黑茶粗糙的外表,沉重的仓味,让他们对我看法颇多。 ...
张铁林:加入英国籍,风流倜傥,...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谁能想到昔日荧幕上威严...
原创 清... 在清朝初期,有一位被誉为大清入关的第一功臣,他为清朝初期的军事和政治体系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许多人...
太震惊!上海豪宅小区业主突然发... 近日,有上海市民反映花木路1983弄 四季雅苑小区某别墅 业主在花园区域存在私挖地下室情况 ...
原创 三... 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担任东郡太守,此时东郡的陈宫前来投奔,成为曹操的重要谋士,协助曹操...
梅西阿根廷国家队生涯数据:19... 在阿根廷与安哥拉的友谊赛中,梅西再次展现了他的卓越天赋,帮助阿根廷以2比0战胜对手。这场比赛不仅是一...
2000枚伊朗导弹雨,以色列将... 以伊冲突之后,伊朗意识到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开始全力备战。根据美国媒体《战区》最新报道称,为了应对...
世预赛-沃尔特马德双响 德国2... 北京时间11月15日凌晨3时45分,世预赛欧洲区小组赛A组第5轮,德国客场挑战卢森堡.第49分钟,萨...
黄志坚一行赴新疆阿克苏地区调研...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文化润疆”的战略部署,中国...
原创 庞... 庞涓和孙膑原是鬼谷子门下的同学,两人一起学习兵法,然而庞涓心生嫉妒,设计陷害孙膑,使得孙膑遭受了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