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留给世界的最后嘱托,《江河回望》新书上市
创始人
2025-10-10 19:33:49
0

今年8月4日,95岁的史学大师许倬云在美国匹兹堡辞世。消息传来,学界与读者无不深感惋惜。10月初,许倬云的新作《江河回望:中国文化与人生价值》出版上市,在2024年年底,许倬云为这部文集亲笔撰写了新版序。文中饱含对当今世界的忧思,对两岸同胞的关怀和对年轻一代的期待。

许倬云做了一辈子历史研究,早已敏锐地意识到,学术研究与日常知识之间存在不小的落差。为此,他从60岁开始,便许愿要将学术专著的成果传达于一般读者。《江河回望》便是这样一部还愿之作。在这本书中,他追溯了中国文化的起源和演变,通过多文明比较总结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融合能力对于当代世界的价值。在写于2024年12月的序中,许倬云表示:“环顾今日的世界,处处是战争,也处处是是非。过去的对与错、善与恶的标准,今天都被颠覆了。”在书中,他呼吁警惕人文学科边缘化将导致人文精神退缩的危险性,也引领我们在中国文化的根脉中找到心之所安:“我们站的江口,是真正的大江口岸吗?还是一个自己的一厢情愿?”在生命暮年,他没有选择粉饰,而是坦然说出彷徨,但依然保留着一丝期望:“彷徨也好,因为可能让我们自己多一分反省。请大家记取:世界处于逆境,彼此存善心,世上才有和平。”

“中国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是许倬云毕生探索的问题。在《江河回望》中,他以考古实证为论据,带读者走进仰韶、龙山、良渚等文明遗址并指出中华文明之所以长久不衰,秘诀在于兼容并蓄:“江河不择细流,海纳而成其大。”开放的胸怀,正是今天社会所需要的姿态。面对多元文化的激荡、复杂的现实处境,唯有开放吸纳,方能有成。

许倬云研究的另一项重点是重建普通人的生活图景。他一头埋进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中,一笔笔勾勒出古代百姓的日常:农耕、祭祀、建筑、饮食、服装、丧葬……他坚信人类走过的路就包含在这些朴素的信息里:“从人类有了农耕开始,人类已有了将近一万年的流程,这一历史长河,曾经不断扩大,也不断改变,累积了不少智慧,并且以此撑持无数生命的成长,也使个别人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具有意义。”在书中,他反复追问:人生的意义何在? 他再次回到中国文化的根脉,梳理从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对人生价值的探索历程,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人生的意义归结而言,一在成全自己,二在成全别人。”

此外,《江河回望》书中还特别收录了许倬云撰述家族历史的万字长文《无锡许氏既翕堂家族略述》。从唐末许氏先人许陶跟随王审知入闽,历数家族千年间的沉浮,直至现代许先生父母兄姊百年间的离散与坚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盛媛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天宝五年(746年),大唐朝政发生了剧变,这场风波迅速震动了整个社会。刑部尚书韦坚和河西节度使皇甫惟...
原创 突... 日本为啥总敢挑战中国?其实这个问题,搁在历史长河里看,真挺让人捉摸的。 明明中国体量大、底子厚,按理...
DNA揭秘三千年赵氏血脉:O-... DNA揭秘三千年 赵国公族遗传密码 一项最新的基因研究揭示,赵国公族家族的独特遗传标记O-F255...
张婧仪光脚写真,太有少女感了吧 张婧仪的一组光脚写真,一身休闲穿搭搭配光脚造型,随性又充满少女感,就像邻家妹妹一样亲切,看了让人心情...
原创 湘... 光绪八年九月十二日,御史胡元照向慈禧太后上奏,指责湘军将领席宝田积累了百余万财富,建议朝廷对其进行调...
原创 韩... 历史的长河中,许多英雄的故事总会激起人们心中的波澜。在楚汉争霸的那个时代,韩信和萧何是刘邦最为得力的...
《菜肉馄饨》今上映,黄浦区邀约... 11月15日,沪语电影《菜肉馄饨》正式上映。黄浦区以“馄饨里的黄浦味”为主题的分享活动在大光明文化集...
绘途课堂:用绘画治愈生活的快乐... 生活难免有忙碌和疲惫的时刻,而绘画正是治愈身心的绝佳方式。成都绘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绘途课堂”...
陶瓷环耐磨管 这是(17607997915)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陶瓷环耐磨管:工业领域的耐用之选 随着工...
原创 历... 前言 中华历史悠久,五千年来,名留青史的伟大人物数不胜数。 那些成就卓越的帝王将相,为了追求长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