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之“道”与茶道之“道”有何区别?(二)
创始人
2025-03-24 14:07:29
0

“道”是支配自然中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老子指出:“反者道之动。”“反”就是事物运动的总规律,而这个总规律就是道,道是循环往复的。它首先是指事物都是以相反相成的状态存在的,并相互转化。像难易、有无、长短、高下、前后、祸福等等相对立的方面彼此之间都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了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无法存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所谓“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一定限度必然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其次是指事物运动的方向具有循环性,事物从一定的起点出发,经过一段运动过程,又返本复初,回到起点。事物就是如此周而复始地运动变化的,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道”是人类生活与处世的方式或方法。作为宇宙本体和普遍规律的“道”,它的最终落脚点是政治原则和人生实践。作为生活准则的“道”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老子所主张的致虚、守静、柔弱、不争、居下、处后、慈、俭、朴等观念和原则,都属于这一内容。道是生活的准则。《老子》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

中国历史上,茶道种类繁多,由于人们身份、社会阶层的不同,出现了贵族茶道、雅士茶道或文人茶道、世俗茶道。

茶进入贵族皇室,具有强烈的贵族皇家气息。古代帝王为敬神祭祖或宴赐群臣,经常举办茶宴,著名的有唐代的清明茶宴、唐玄宗与梅妃斗茶、唐德宗时期的东亭茶宴,宋代皇帝游观赐茶、视学赐茶,以及清代的千叟茶宴等,均可视为宫廷茶艺。宫廷茶宴的特点是场面宏大、礼仪繁琐、气氛庄严、茶具奢华、等级森严,且带有政治教化、政治导向等政治色彩。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大量宫廷茶具,可见唐代饮茶之贵族皇室气息,如:鎏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鎏金团花银锅轴、鎏金仙人驾鹤纹银茶罗、鎏金飞鸿银匙、鎏金人物画银坛子、鎏金银龟盒、鎏金摩羯纹银盐台、鎏金镂孔飞鸿球路纹银笼子等等,精雕细琢,纹饰细致。宋代金银铫瓶等大量的出现,更是体现了整个时代贵族皇室茶道的穷极精巧、豪华奢侈。

茶进入文士阶层,文人墨客附庸风雅于茶中,更是将茶道发挥得淋漓尽致。文士品茶的特点是文化内涵厚重,品茗时注重意境,茶具精巧典雅,表现形式多样,气氛轻松怡悦,常和清谈、赏花、玩月、抚琴、吟诗、联句、鉴赏古董字画等相结合,可以怡情悦心,修身养性。宋代斗茶由产茶区的茶叶质量鉴定,发展成为文人喜爱的一种游戏。水墨丹青更是一种极致。茶水相遇,在兔毫盏的盏面上变幻出奇奇怪怪的画而来,有如淡雅的丹青,或似劲疾的草书。玩茶的高手,善幻能变,心手相应,可以点出各种画卷,艺术性之强超乎想象。

茶进入平常百姓家里,带有强烈的人间烟火气息,具有浓郁的家庭氛围,“柴米油盐酱醋茶”,宋代人们的开门七件事,就是世俗茶道真实的写照。

茶在凡尘之外,又出现了宗教茶道,诸如道教茶道、禅宗茶道等等,僧人羽士们常以茶礼佛、以茶祭神、以茶助道、以茶待客、以茶修身,所以形成了多种茶艺形式。目前流传较广的有禅茶茶道和太极茶道等。宗教茶艺的特点是特别讲究礼仪,气氛庄严肃穆,茶具古朴典雅,强调修身养性或以茶释道。道教文化是中国本土文化,道家饮茶之道注入了尊道尚德、重人贵生、天人合一等道教理念,与道教养生融为一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网友表扬上海迪士尼“听劝”,今... 据九派新闻报道,近日,一消费者发帖称,她发现上海迪士尼乐园商店内的苏菲5片装日用卫生巾售价达15元一...
2∶0完胜北京国安 河南杜康占... 当航海体育场的大屏幕上的比分锁定为“2∶0”的时候,场内发出的是2万1千多人共同制造出的巨大声浪——...
碳化硅产业链,突现新风口 近日,A股碳化硅板块迎来上涨行情,天岳先进、天富能源、晶盛机电等概念股涨幅显著。比如,自9月5日起至...
特朗普称抓到柯克枪击案嫌疑人:... 9月12日,据CCTV国际时讯最新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天(9月12日)在接受福克斯新闻台采访时谈及...
WTT澳门冠军赛-孙颖莎3-1... 北京时间9月12日消息,在刚刚结束的一场WTT澳门冠军赛女单1/8决赛中,中国选手孙颖莎3-1击败了...
梁惠玲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会议 梁惠玲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会议 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12日,省长、省政府党组...
原创 明... 神机营是明朝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专门负责掌管火药武器的特种部队。虽然“神机营”这一名字大约出现在永乐...
元青花釉里红堆雕龙纹罐 元青花釉里红堆雕龙纹罐研究一、器物概况元青花釉里红堆雕龙纹罐,高约37厘米,腹径约20厘米,直口短颈...
原创 昆... 1939年12月30日,昆仑关战场。 邱清泉在指挥所内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猛虎,不停地在四周踱步。经...
原创 溥... 在清朝的历史上,12位皇帝都被视为治国有道的领导,而称他们为“马背上的皇帝”显然不尽准确。以光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