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喝茶不能用什么茶具?请您记好这3点,否则茶叶再贵也是浪费钱!
创始人
2025-02-25 09:39:17
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人的一生中,犯错在所难免。

然而,不经意间的小差错,如果每次都选择忽视,在未来只会逐渐累积,酿成大祸。

有一条只需3分钟就能轻松通过的道路,平日里很少出现拥堵的情况。

然而,今天这条路却显得有些不同寻常,等待许久,前方的车辆才缓慢地接近路口。

原来有两辆车在中途发生了碰撞,导致交通出现堵塞。

交警与两位车主正持续协商,试图尽快解决这一突发状况。

坐在副驾驶位上的朋友转头看了看,很快就根据现场情况,猜出了事故发生的原因:

“大概是那辆黑色的车忽然变道加塞,银色车主一时没反应过来,就这么发生了碰撞。”

这样的场景并不罕见,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偏爱投机取巧,为了自己的一时之利,而不顾及整体的秩序和安全。

一次成功,便伴随着次次的侥幸心理;终有一天,他们也会因为大意,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网络上,也时常能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

例如,有人认为喝茶不一定要买茶具,高级茶随便找个杯子,都能泡得香醇饱满。

不禁令人怀疑,发表此高见前,这位网友是否真的实践过。

要知道,高山好茶倘若掌握不对冲泡方法,即便能够泡出基本的茶味,但真正的细腻口感和香气,也只能被无端埋没。

今天便来为茶友们总结一番,在品尝六大茶类时,应该避免使用哪些不合适的茶具。

《2》

绿茶、黄茶、白茶、清香型铁观音,不用紫砂壶。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高温杀青的工序,使得内部的多酚氧化酶物质失去了活性,保留着原始的清鲜感。

轻发酵的黄茶相对小众一些,工艺与绿茶相似,只是在干燥步骤的前或后,增加了一道闷黄的制作工序。

而微发酵的白茶,在六大茶类中受人工干预最少,主要包括萎凋与烘干两个步骤。

此外,还有一类清香型铁观音,不少人常因为外表将其误认成绿茶,但二者的发酵程度完全不同。

和传统铁观音相比,清香型铁观音虽然经过工艺改革,焙火程度较轻,但仍属于乌龙茶的半发酵制茶流程。

这些完全不发酵或发酵程度较轻的茶叶,风味清新自然,如果用紫砂壶冲泡,效果反而大打折扣。

紫砂壶在茶界里兴起的时间较早,许多茶友至今仍热衷于收集。

尝试新的茶叶时,大部分人还会遵循着自己的习惯,继续用紫砂壶冲泡。

实际上,茶具并非越贵就越实用,器型材质与茶叶的适配度高,才能将茶汤泡得好喝。

紫砂壶的表面有多个小气孔,吸附性强,沸水激发出的香气与茶味物质,悄然藏匿在这些小气孔中。

因此,最后倒出的茶汤风味被大幅削弱,原本的清新口感,此刻显得有些寡淡。

再加上出汤时,出水口容易堵塞茶叶,水流速度慢,很难完全沥干。

茶叶与水的接触时间变长,使得释放速度较快的茶多酚与咖啡碱过量析出,喝起来有着挥之不去的苦涩味。

另外,紫砂壶在吸附茶香茶味的同时,也会释放出之前吸附的分子。

导致再次冲泡时,茶汤出现串味,失去了原汁原味的纯粹体验。

《3》

武夷岩茶、红茶与黑茶,不用玻璃杯。

武夷岩茶的最大魅力,在于独特的“岩骨花香”,尤其是足火岩茶肉桂,汤感扎实,香气高扬。

受众群体广泛程度仅次于绿茶的红茶,全发酵的工艺赋予了浓郁的花香与果香,口感鲜爽甜醇。

后发酵的黑茶,通过渥堆这一步骤,茶叶得以充分转化,再经过摊开晾干,形成了独特的口感。

值得一提的是,以渥堆工艺为核心的熟普,同样被划分至黑茶的范畴。

日常生活中,有些茶友为了喝茶能更方便、工作繁忙时也能一解茶瘾,换成玻璃杯来泡茶。

如果是前文提到的绿茶、清香型铁观音等风味清新的茶,用玻璃杯冲泡既能体现出清鲜感,透明的材质又能起到观赏作用。

然而,使用玻璃杯冲泡发酵程度较高的茶叶时,得到的效果却截然不同。

用玻璃杯泡茶,本质上与闷泡是同样的道理,茶叶始终浸泡在茶汤中,源源不断地析出各类内含物质。

茶汤中各类物质的平衡被打破后,浓度容易变得过高,甚至带有挥之不去的苦涩味。

此外,用玻璃杯冲泡后,好茶的耐泡度也受到了影响,一般只能泡2-3次,对价值较高的茶叶而言,有些过于奢侈。

再加上,玻璃杯无法充分展现出这些茶叶的滋味层次感与香气变化。

喝一口茶汤,虽然能感受到浓郁的茶味,但却无法品尝到柔滑的汤感,以及逐层递进的稠度变化。

这样的一杯茶,即便起到了提神解渴的作用,却无法真正体现出香清甘活的风采,想一想便让人觉得可惜。

《4》

不同茶类的特性各异,在冲泡茶具的选择上,绝不能疏忽。

如果不想在茶具上花太多的预算,准备一只标准容量的白瓷盖碗,就是最明智的选择。

白瓷盖碗之所以备受推崇,首要原因在于其细腻的材质。

这种材质既不吸收茶香,也不改变茶味,冲泡手法到位的情况下,便能还原茶叶最真实的风味。

其次,注水完成后调整好盖碗的开口大小和角度,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真正做到茶水分离。

不断加大手腕的翻转角度,将茶汤完全沥干,后续的每一次冲泡,都不易出现苦涩感。

最重要的是,在所有茶具中,只有白瓷盖碗能够充分发挥鉴定茶叶品质的作用。

在各大茶叶评审会上,白瓷盖碗几乎成了标配。

烫壶温杯后趁热投入干茶,合上盖子轻摇三下,就能将干茶香放大数倍,任何劣质茶的怪味都难以逃脱检验。

用沸水快速冲泡后,激发出的香气一部分凝结成盖香,更多的还是落入水中,带来多重滋味的享受。

也正是这个原因,用盖碗冲泡不仅能深刻体验到一款茶的完整风味,更能凸显出内质丰富的好茶,在品质上的优越性。

对于预算更为宽裕、且有茶具收藏习惯的茶友来说,还可以选择更多工艺精美的盖碗,如青花瓷、柴烧、郎红等。

然而,在挑选这些盖碗时,同样需要注意其是否具备厚薄适中、碗沿较宽、容量正好等基础要求。

毕竟,实用性永远是第一要义。

这样的盖碗,泡茶时不只是用起来顺手,还能为茶桌增添更多的色彩,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

《5》

茶与器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茶汤的最终品质。

为了能更好地展现出茶叶的香气与口感,在选择茶具时,绝对不能太过随意。

众多茶具中,普通的白瓷盖碗虽然其貌不扬,但本身的冲泡与鉴定价值不容小觑。

总之,要想会喝茶,不只是喝好茶,更要用对器。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新中国共有57名开国上将,不过在1955年只授予了55个,还有两人是后来补授的。 其中王建安的情况很...
原创 毛...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是作为诸葛亮的对立面存在的,为人阴险狡诈,跟诸葛亮的光明正大背道而驰。 但实...
原创 诸... 前言 在三国时期,有很多有才华的贤臣,但说到最具有谋略的人,我们通常会想到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的诸葛亮...
原创 差...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游历世界各地,见到不同肤色的人已不再稀奇。然而,古代中国...
原创 打... 1939年6月,诺门罕战役爆发,苏联大将朱可夫一战封神,彻底打垮日军,日军在二战时期再也不敢侵犯苏联...
原创 红... 1927年,为了保留革命星火,反抗反对派的迫害,我党在多地筹划武装起义,最著名的当属三大起义,但无论...
原创 1... 1996年10月5日,在监狱被关押了整整20 年的“四人帮”头目之一姚文元终于刑满释放了,失去自由这...
原创 1... 1969年,戎马一生的贺龙元帅含冤去世,去世的消息被封锁起来,直到1971年,周总理才知道了贺龙去世...
从父亲拍摄的照片中看历史 (七... 侯权民 父亲有一篇日记,是张家口至崇礼县班车开通之前的考察记录,详细记载了考察过程和感想,并拍摄了几...
原创 1... “主席,他就是清末的禁卫军司令,爱新觉罗·载涛。” 毛主席看着周恩来带来的中年男子,上下打量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