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宇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9月23日,第六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暨工艺美术博览会,在晋城市高平蔡志忠美术馆落幕。本届博览会吸引全国20余个省份的数百支参展队伍齐聚,带来近万件非遗精品与工艺美术佳作。其中,四川荣县青年艺术家丁玉蝶凭借荣县非遗彩陶技艺创作的《宝相罗汉》脱颖而出,斩获金奖,让拥有千年历史的荣县陶文化在全国交流平台上大放异彩。
现场观众点赞
丁玉蝶此次创作所运用的“丁己彩陶工艺”,是荣县非遗彩陶技艺的核心代表——在传统制陶流程中融入“泥绘再创作”,以手工笔触在陶坯表面绘刻图案,让陶的质朴肌理与绘画艺术深度融合,是荣县陶“实用与审美并重”特质的当代延续。
《宝相罗汉》
据了解,获奖作品《宝相罗汉》以荣县传统宝相瓶为载体,瓶身罗汉图案线条细腻,既保留了荣县陶土烧制后的温润质感,又传递出佛教文化的庄严意境。
在这场汇聚多省份、多队伍的全国性非遗盛会中,这件作品不仅展现了丁玉蝶的艺术实力,更成为千年荣县陶文化走出四川、对话全国的重要名片,直观呈现了传统技艺在青年创作者手中的创新活力。
《宝相罗汉》受到围观
据悉,荣县制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依托本地优质陶土资源,逐步成为四川制陶文化的重要分支,明清时期“荣州陶”更是因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具而远销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