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9月23日电 (赵祖乐)9月22日,西部珍珠产业发展大会暨珠宝博览交易会(开江首届)新闻发布会在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举行。据悉,首届西部珍珠产业发展大会暨珠宝博览交易会将于9月27日启幕,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中宝协)珍珠分会、四川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达州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达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学会、达州市水产协会协办。
新闻发布会现场。开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开江位于四川东部、大巴山南麓,地处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其“三山微水七分田”的地貌,为珍珠养殖提供了优良的“生态基底”:北纬31度的气候优势,年日照1400小时、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年均气温16.6℃,使开江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珍珠孕育房”。
目前,全县珍珠蚌养殖面积达1.7万亩,包含任市、甘棠、回龙等7大养殖片区,最低年产珍珠25.5吨,占全国淡水无核珍珠的20%,“西部珍珠”这块金字招牌正被不断擦亮。据了解,开江县珍珠蚌养殖规模和产量均居西部第一,珠宝级珍珠占比最高达6%,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2%-3%),成为西部珍珠产业的“标杆”。
同时,开江县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建成西部地区唯一的珍珠产业园。园区功能布局清晰,涵盖珍珠加工、交易、文化展示与配套服务等多个板块,系统开发珍珠食品、饰品、药品、珠宝和护肤品5大产品体系。同时不断完善鉴定检测、工艺雕刻、智慧物流等配套服务,并延伸发展翡翠玉石加工、饰品研发等相关产业,积极拓展百亿级时尚饰品市场。目前,国内一批知名企业相继入驻产业园,推动珍珠产业从养殖逐步延伸至加工、设计、销售全链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链式开发”。
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机制,开江已带动超千名群众就近参与养殖、加工、旅游等环节。农户除获得每亩700元的土地流转金外,经培训掌握珍珠蚌插片技术后,月收入可超万元。务工工资和产业分红“三重收益”,户均年增收达3万元以上,成为带农共富的新路径。
此外,为优化营商环境,开江组建“三员队伍”——营商环境护航员、监督员和体验员,推行“企业秘书”制度,提供全程代办和“不见面审批”等4项服务,全面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同时出台《支持珍珠(珠宝)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设立产业资金周转池,切实推动“低成本创业兴业”落实落地。
“开江的珍珠,不仅是‘珠光宝气’,更是‘绿色底气’。”开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春表示,希望通过“西珠”品牌,让全国乃至世界看到西部珍珠的生态之美、产业之兴,让开江成为西部珍珠产业的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