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荷花奖”舞剧终评随着获奖名单出炉已落幕,依托这一盛宴,长宁在各公共区域举办的“艺术加料”活动让人回味。在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期间,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等单位承办的第九届中国舞蹈节“艺术加料”公共文化活动,以5场艺术惠民活动让市民和广大舞蹈爱好者感受这座城市优雅别致的艺术氛围,也让舞蹈艺术真正走进大众生活。
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520剧场,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黄豆豆以“舞出中国风”为题,连说带舞,把他参与编导演出的舞剧《保卫黄河》《林则徐》《庄周梦》《大唐贵妃》等娓娓道来,为舞蹈爱好者解码原创舞剧背后的灵感构思与文化传承。为了让自己“提前入戏”,有阿姨穿着改良旗袍、手执折扇来讲座现场“学习”,市民钱雅琴说:“之前看舞剧《雷雨》,我也是这样一套行头。外国人看歌剧,最早也是要穿晚礼服,那我们看舞剧,也不好穿太随便,这都是对艺术的尊重。”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热度和影响力数年来经久不衰,剧中许多经典片段广为流传,也是舞迷和舞蹈爱好者想要攻下的“高峰”。在天山街道社区文化中心,上海歌舞团邓韵重现《永不消逝的电波》精彩片段,让舞迷能够“面对面”学习复刻剧中经典定格。从事会计工作的吴小姐坚持业余学舞多年。她说:“舞剧看多了,偶尔就会跃跃欲试,平时在家里我都是看哔哩哔哩,从摆POSE开始学。这次来了现场,才发现,就算是定格,手臂的摆放、身段扭转的角度,还有眼神也都是有讲究的。在家里怎么练都不对味的动作,在老师提点下,总算融会贯通。”
在虹桥街道“舞空间”,上海芭蕾舞团项洁艳的“探索芭蕾之美”讲座同样人气爆棚。在注重身材管理和体态管理的当下,不少都市白领都会利用闲暇时间通过学习芭蕾纠正身姿、提升气质。而像这样的专业芭蕾舞演员的讲座难能可贵。现场,项洁艳通过细致讲解和示范,结合芭蕾的发展与历史,让市民领略到芭蕾的优雅与力量之美。有经验丰富的舞迷带了足尖鞋来听课,示范环节从容地跟着老师做起芭蕾动作,直言:“这样的讲座性价比很高。”
除了各类讲座和“艺术家面对面”活动,“台前幕后”板块也让市民走进舞剧创作的现场。《世说新语》和《阿姎白》的彩排首次面向公众免费开放,观众得以与青年创作者一同见证作品从排练到成型的过程。在《世说新语》的排练展示中,极具冲击力的分层装置艺术和独特的舞台设计让人惊叹。此外,在上海戏剧学院,知名舞蹈艺术家谢欣带来的“亲子肢体互动体验课程”,让孩子和家长在舞蹈的律动中感受爱与艺术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