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叶孜文 通讯员穗团宣 9月20日下午,2025“瑕之美”特殊孩子艺术节广州文艺汇演在广州市第二少年宫温情启幕,众多市民驻足参与,共同见证特殊孩子们用艺术诠释勇气、追逐梦想的动人时刻。
艺术节由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指导,广州市少年宫、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主办,以“悦动未来 童心共融”为主题,通过文艺汇演、美术展、互动市集等多元活动,搭建融合交流的桥梁,让特殊孩子深度融入“全民迎全运”的浓厚氛围。
共融舞台:绽放特殊孩子的自信光芒
文艺汇演上,广州市黄埔区启智学校的孩子们率先登场,以一支充满活力的舞蹈《飞悦彩虹》点燃全场气氛。
舞蹈《飞悦彩虹》。 南都N视频记者 梁炜培摄
本次汇演集结了广州市内14支特殊孩子表演团队,节目形式丰富多元:既有粤语童谣合唱、舞龙舞狮等承载广府文化底蕴的传统节目,也有非洲鼓与街舞融合的创新表演。孩子们通过舞蹈、器乐演奏、歌曲弹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出自信飞扬、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定格精彩瞬间。
这场汇演不仅是特殊孩子才艺的展示平台,更是广州融合教育实践的生动缩影。广州市少年宫“雨后彩虹”融合合唱团的小团员们,以一曲《我是如此相信》传递“信念”的力量,歌词中“抬头望,是森林,是银河,是向往与期待着的美好生活”,道出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
广州市少年宫“雨后彩虹”融合合唱团表演。 南都N视频记者 梁炜培
花都区新华第一小学带来的融合非洲鼓节目《上春山》中,3名特教班学生与6名普通班学生默契配合,完成了近3分钟的精彩演奏。据学校老师介绍,排练期间,普通学生以“二对一”模式帮助特殊同伴,践行“双向成长”理念,不仅提升了特殊孩子的社交能力,更在彼此心中播下了包容与理解的种子。
“看到孩子们在台上自信绽放的样子,特别感动。这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堂关于尊重与共融的公开课。”一位特意带孩子前来观看的家长感慨道。
多元活动:以艺术与互动传递童心与期盼
除文艺汇演和美术大赛外,艺术节还同步举办了书法大赛、语言艺术大赛等系列活动。
美术展区内,本届“瑕之美”特殊孩子艺术节美术大赛的特等奖、一等奖作品集中亮相。该赛事以“生肖马”与“全民迎全运”为双主题,征集到广州、澳门两地25名特殊孩子的原创画作。部分优秀作品的元素被设计师提取,融入活动主视觉设计,在现场大屏、周边衍生品、节目单等载体上精彩呈现,让孩子们的创意被更多人看见。
“瑕之美”特殊孩子艺术节美术大赛特等奖、一等奖作品展示。 南都N视频记者 梁炜培摄
展出的画作中,孩子们用绚烂的色彩描绘活力满满的运动场景,还将广州塔、珠海渔女等广东多地城市地标融入创作,每一幅作品都充满想象力。
美术展区对面,五个特色摊位组成的互动市集同样热闹。艺术融合摊位上,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专注创作手工画;义诊摊位前,专家耐心为家长和孩子解答健康咨询;此外,趣味游戏、“公益捐一元”等互动环节吸引市民踊跃参与,感受融合互动的快乐。
普特共融:以全运为契机书写包容篇章
当天是十五运会开幕倒计时50天,全运元素也成为此次艺术节的一大亮点。十五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现身”现场,还设置了残特奥运动项目科普区。硬地滚球、轮椅篮球、坐式排球、盲人门球等多项运动,通过生动的图文形式一一呈现,科普展板设计还融入了广州市少年宫融合教育IP形象“融融”,让观众直观了解残特奥运动的独特魅力。
艺术融合摊位上,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专注创作手工画。 南都N视频记者梁炜培摄
值得一提的是,“融融”各类运动造型的设计师婉仪,曾是“瑕之美”特殊孩子艺术节美术大赛的获奖者。多年来,她坚持艺术学习、精进技艺,最终将对绘画的热爱转化为职业追求,成长为一名专业设计师。她的经历,正是“瑕之美”特殊孩子艺术节27年来坚守宗旨的生动写照——鼓励特殊孩子通过艺术表达自我、实现梦想。
主办方代表表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属于全体市民的城市盛事。‘全民迎全运,一个都不能少’,特殊孩子们用艺术与热情,表达真诚祝福,他们的笑容让广州的包容与温暖被更多人看见。这正是‘普特共融’理念的美好实践。”